“自从安装了智能灌溉设备,这200亩地我一个人三天就能浇完,省时省力省人工。”近日,在郓城县郭屯镇丁官屯村的农业智慧灌溉示范基地,一株株玉米苗长势良好,种粮大户盛学运介绍,他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通过近千个可伸缩喷灌头,覆盖了200亩农田,“只需操作农田边的控制开关,便可以实现自动化施肥、打药、喷灌,这茬‘及时水’浇下去,过两天玉米出苗会又齐又好,只要后期管护到位,玉米稳产不成问题。”

眼下,正值玉米苗情管理的关键期,郓城县大力推广的智慧灌溉技术,在田间发挥着巨大作用,既减少了人力投入,又提高了灌溉效率,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作物丰产丰收。盛学运说,随着灌溉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智能,过去大水漫灌、纵水入沟的用水习惯也随之改变。

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灌溉效率。除了微喷,滴灌是郓城县推广的另一种智慧灌溉技术。在随官屯镇随东村,种粮大户杨占瑞的100多亩玉米田里,大量的滴灌设备整齐铺设,在滴灌带上,肉眼可见的水滴正渗透到土壤中,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玉米根部。“今年有了滴灌技术,比以前省工还省时,往年浇这些地需要四五眼井,五六个人忙活七八天的时间,现在只需要两眼井,一个人,四天时间就可以浇完。” 随东村种粮大户杨占瑞乐呵呵地说,传统大水漫灌下每亩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要浇6轮水,总耗水量约为600立方米,而采用智慧灌溉技术,可以不受轮次限制随时为玉米按需浇水,耗水量可以控制在400立方米左右。

为降低旱情损失,郓城县及时开展抗旱技术指导。郓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在灌溉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指导农户正确运用智慧灌溉技术,管好用好流向田间的每一滴水。“采取滴灌、微喷等灌溉方式,较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可以减少一半的用水量,同时可以减少人力,浇水时间更快,对丰产丰收有很大帮助。”郓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朱以发说。

目前,郓城县已有10万亩左右的耕地实行微喷、滴灌等技术,为全县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菏泽日报记者 仝志华 通讯员 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