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起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革命时期,他曾奋不顾身,掩护了很多我党的地下党员,也掩护过我党的地下电台。新中国成立后,孙起孟的成就很高,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官至副国级。那么,孙起孟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起孟出生于1911年,安徽省休宁县人,1918年,7岁的孙起孟跟随家人定居苏州,此后他在苏州接受了基础教育。1929年,18岁的孙起孟考入了东吴大学政治学系,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毕业后,孙起孟进入苏州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期间,他广泛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支持学生探索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道路。1936年,孙起孟受邀前往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起孟转移到大后方,前往重庆,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工作。

那段时期,孙起孟关心祖国的抗日大业,并为抗战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巩固与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所能及地保护了不少我党的党员,为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2年,孙起孟又转移到昆明,担任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昆明办事处主任,也是在昆明期间,孙起孟为掩护我党的地下电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是1943年,在总理的介绍下,钟韵夫妇前往中华职业教育社云南办事处工作,到昆明后,孙起孟立刻安排他们夫妇住进了职教社,并安排钟韵担任了办事处的总务主任,钟韵也利用这层身份开展地下情报工作,在办事处的储藏室里架设了一部秘密电台,收发了很多重要的消息,也是在孙起孟的保护下,这部电台一直没有暴露,在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孙起孟辗转上海、香港等地,继续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教育救国。那段时期,他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团结了很多爱国人士,做了大量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孙起孟在1950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我党,他也以饱满积极的热情投身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担任了人事部副部长、全国编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等职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智慧,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55岁的孙起孟被“打倒”,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并被关押起来。虽然身处逆境,但孙起孟一身正气,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拒绝造反派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

1974年,孙起孟恢复了自由,组织也为他补发了过去八年的工资,但孙起孟却说:“这几年我没有为党工作,不能领这份工资!”他毅然把八年工资全部上交了党费。在这之后,孙起孟重新复出工作,1988年,77岁的孙起孟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他也继续在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殚精竭虑地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孙起孟离职休养,离休之后,他依然关心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并积极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10年,孙起孟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