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即可关注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大良镇人民政府

通讯员:韦进宝 熊晴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稳粮增效、绿色发展、富民增收的发展原则,融安县大良镇积极探索“稻+”种养模式,在高标准农田整治后的水田发展百余亩“稻鱼共生”生态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夯实粮食根基,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的效果,让过去传统单一稻田收益转化为稻香、鱼肥的双赢收益,绘就一田多收新“丰”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在大良镇新和村拍摄的稻渔种养示范基地。(韦进宝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9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宛潞到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投放螺苗。(罗爽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9日,在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村民在投放螺苗。(罗爽 摄)

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传统单一种植水稻的方式,水稻附加价值较低,影响粮食生产。大良镇作为粮食大镇,有上万亩高标准农田,如何利用耕地“优势”破除传统单一种植水稻“劣势”成为首要难题,此时以“以粮为主、生态优先、产业化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优势进入视野。稻渔综合种养是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进行工程改造,通过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农机和农艺技术的融合,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形成稻渔共生、农渔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投放鱼苗。(韦进宝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投放鱼苗。(韦进宝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投放鱼苗。(韦进宝 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县区关于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部署,今年以来,大良镇在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的同时,依托现有资源,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通过“政府+公司+村集体”的模式,在新和村打造近百亩稻渔种养示范基地,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投放近万尾鱼苗、上千斤螺蛳,通过“稻+螺”“稻+渔”等种养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稻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稻田特色化、高效化、品牌化,预计每亩可增加收益2000元,带领农民走上“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新“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投放鱼苗。(韦进宝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在大良镇稻渔种养示范基地拍摄的鱼苗。(韦进宝 摄)

“下一步,大良镇将以稻渔种养模式为基础,积极探索‘稻渔+文化’‘稻渔+旅游观光’‘稻渔+研学’等模式,进一步挖掘水稻的附加价值,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稻渔种养的模式中,把稻渔种养打造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出路’,让大良镇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大良镇党委书记江昕颐说道。

★本条微信为“融安县融媒体中心”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

值班总编:滕以洪值班校对:蒙艺曦

责任编辑:潘 毅责任校对:黄榆婷

责任监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领奖、咨询

联系电话: 81378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