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6月26日消息(记者龚雯)6月26日上午,满载着560吨渔获的远洋渔船“福远渔8771”轮,靠泊福州港山水码头。这是福州港今年迎来的首批远洋渔获。

“随着首批远洋渔获的顺利上岸,福州港码头也将进入远洋渔获上岸的高峰期。”福州宏龙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程介绍说,预计福州港全年将有200艘远洋渔船靠泊,渔获量可达32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洋渔船“福远渔8771”轮准备靠泊福州港山水码头(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依海而兴、拓海而荣。作为中国面向海洋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福州以建设海洋强市为目标,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掀起“海上福州”建设热潮,打响“海上福州”国际品牌。2023年福州市水产品产量307.5万吨,居全国第二;渔业产值691.78亿元,居全国第一。

记者从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目前,福州市远洋渔船作业海域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南极海域等大洋性海域,以及毛里塔尼亚、几内亚比绍、阿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过洋性海域,主要捕捞品种为鱿鱼、沙丁鱼、鲐鱼、金枪鱼,年运回远洋渔业货量近4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洋渔船正在靠泊福州港山水码头(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据介绍,福州港今年首批渔获主要有来自印度洋、北太平洋的鱿鱼、炸弹鱼、沙丁鱼等,预计40天左右可完成卸货作业,并将进入京福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博大水产冷冻食品公司、鑫金鑫冷库等冷冻库储存,后续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尾港,渔工展示今年首批远洋渔获(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当天,福州港多个码头均有远洋渔船靠泊。首批远洋渔获上岸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集装箱装好的渔获正等卸货(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尾港的码头上,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卸载渔获(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福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执勤民警也加强了港区巡查,保障船舶卸载效率及船舶在港期间安全,最大限度提高通关效率。

福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负责人杨晨说,为全力保障远洋渔船快速通关,该站主动靠前“一站式”办理手续,实现边靠边核、直卸直验、即报即检,有效确保货物新鲜进港。“我们还依托科技赋能,实现边检行政许可审批全流程无纸化管理,大幅降低了运输船舶租赁和靠泊费用,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正在执勤(央广网发 范海超 摄)

“福州坚持‘借船出海’‘借海出洋’‘借地创业’发展理念,推动远洋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高地。”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优势背景下,福州强化政策支持,有力引领远洋渔业跨越发展,全市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始终居于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福州港迎来今年首批远洋渔获(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同时,福州远洋渔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装备水平,建设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鼓励“造大船、闯深海”,向远洋进军,向外海拓展。随着市场需求和渔业资源配额调整,福州市远洋渔业企业正积极探索新的远洋捕捞渔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