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佳木斯市汤原县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思路,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园招聘(汤原融媒体中心供图)

找准“需求点”,坚持“产才共建”。围绕重要产业、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需求实际,精准引才。紧盯谱华威、振华机械等重点产业链企业,广泛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利用“线下+线上”模式,举办人才专场招聘会78场,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单3万余份,推送《但愿“人”长久 英“才”共汤城汤原籍在外人才信息征集令》《鸿鹄展翅行万里,玉龙翘首待君归—致在外人才的一封信》《致汤原县在外务工朋友的一封信》5000余份,组织重点产业链企业与15家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每年为企业招揽各类人才3000余人。

找准“衔接点”,促进“产才共融”。健全“双招双引”协同推进机制,依托招商人才小分队、引才工作专班等队伍,健全完善“汤原籍在外人才库”,加强人才工作对外联系,延伸人才工作前沿阵地,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部署、同推进。香兰镇党政人才主动对接江西省华曌集团,成功为县内引进现代化大鹅养殖、高标准鹅绒生产、现代化羽绒服加工的大鹅全产业链项目。县内积极整合大鹅产业资源,加速推动肉鹅养殖由单体养殖向“企业+基地+养殖户”模式发展,“散养式”向“规模化”转变。2023年汤原县大鹅出栏量达到205万只,总产值达1.64亿元。

找准“着力点”,实现“产才共兴”。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人才效能,构建成立以包保县领导、包保牵头单位、包保责任单位和包保服务员的“管家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随时有应”的原则,主动与企业实施精准对接,并结合企业需求,明确审批事项、审批部门、申报材料、办理时限、进度安排等,实行“一对一”“点对点”“一企一档”精准服务,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推进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目前,解决互沐思土地流转、振华场地平整、力佳用电、天源恒用工保障、社保缴纳等问题50余个,不断提升服务“含金量”。(王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