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大学的出来的女高材生,为何要下嫁给一个大她11岁的农民,甘愿去做别人的后妈,甚至一生不离不弃?而她的身份,更是让人直呼不简单!
她的名字许燕吉,是出生于书香世家,母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父亲更是文化界鼎鼎有名的学者,名叫许地山。现人教版五年级课文《落花生》,就是出自许地山之手,他还有一个同样鼎鼎大名的学生,张爱玲。
许燕吉的童年十分幸福,再孩童时期,她随着父亲来到了香港定居,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他们住着两层楼的大房子,山水环绕。家中还有保姆照料,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还有着自己的小轿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生活的优渥让许燕吉的性格变得外向开朗,她并不像传统中淑女那样温文尔雅,更像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假小子。
这种性格在她上学时展现了出来,她会像小男孩一样去揪别的女同学辫子,把人家的手帕藏起来。故意去惹别的小女孩生气。但她又十分的乐于分享,有时同学没有带课本,她会把自己崭新的课本借给别人,而自己去看哥哥之前用过的。
得益于父亲宽松教育,许燕吉能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热情的对待他人,但是这也为她日后人生的波折埋下了伏笔。
幸福的童年,随着父亲去世和香港沦陷后戛然而止。
当时的香港,每日炮火不断,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民生凋零,整个城市都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恐慌的情绪不断蔓延。
于是在1942年10月,许燕吉一家人开启了战乱中逃亡之旅,他们从香港去往了,随后,又先后辗转于柳州,衡阳,重庆等地,看尽了人间的颠沛流离。
抗战结束后,许燕吉在南京读完了初高中,并顺利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似乎战乱的给家人带来的影响终于消散,殊不知,对于许燕吉来说,苦难并没有结束。
在香港时,为了躲避日军炮火,母亲带着年幼的许燕吉去受洗,在当地教堂避难。从此,许燕吉成了一名天主教信徒。
在农业大学报到时,许燕吉如实的填上了自己的天主教信仰,而这时旁边的同学质疑她,问道:你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还会迷信?
从小就不会遮遮掩掩的许燕吉就开始和那位同学争辩起来唯物主义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不是迷信。
随着两人争论的越来越大声,其他同学纷纷围了过来,知道了问题之后,同学们纷纷站在了许燕吉的对立面。但从小就性格要强的许燕吉也不认怂。不管来了多少人,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于是,她在入学第一天,就成为了一位“名人”。但这种出名,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毕业之后,许燕吉在石家庄工作,同时也和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恋人结了婚,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她却没想到一场针对她的打击悄然而至。
因为之前有天主教徒经历,当地的农科所需要将她在南京参加天主教活动的经历写一份材料进行归档。
而在写材料的那天,有几位关系好的女同事约许燕吉逛街,她随口说了一句,还要写那“鬼材料”,而就是这个无心之失,却被有心人上报,导致刚结婚一个月的她,遭到隔离审查。而后又因为当时的政治动荡,失去了工作!
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她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导致了流产。更因为当时的言论还要面临着牢狱之灾。而在这个关头,为了保全自己,许燕吉的丈夫还向她提出了离婚。于是,在1958年,许燕吉被逮捕关押了起来。
这一切的经历让许燕吉心如死灰。而当她重新返回社会,已经是1969年7月了。此时的她,已经是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办法持续,只能求助自己的哥哥,告知自己想要再嫁的消息。但是因为自己的过往,响应者寥寥。
只有大她11岁的魏振德主动提亲,将她娶回了家。这让许燕吉十分感激,她开始尽心尽力的开始为家庭操持。
后来,许燕吉终于等来了平反,回到了南京,甚至进了市委工作,但她一直和老农丈夫相知相守,晚年也不离不弃,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或许上苍没有给她完美的人生过程,但终究是她的坚韧,让她最终平稳幸福的度过了一生。
参考资料:
人民网:“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中国作家网:"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作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