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祝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圆梦今夏。

在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诈骗分子利用人们的贪利心理设计“巨奖陷阱”:

以资助贫困生为由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或某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等,电话称有一笔捐助款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到账,需要核对身份、银行卡号等详细信息,结果在诱导操作下资金被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介绍勤工助学为由诈骗

诈骗分子在临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将勤工俭学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缴纳一定的建档费、保证金等,并分配到任务繁重的推销市场,最后以未完成指标为由拒付工资或扣押保证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代购低价物品为由诈骗

诈骗分子寻找机会与学生接触,谎称有渠道可以买到价格较低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受害人将钱转至其账户代购,以此骗取财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作为网络金融用户之一,要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牢记“四要三不要”,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卡: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其他人使用。

两码: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密码设置为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三要素: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透露。

四要:一要认准官网网址;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提醒服务;三要办理转账时,仔细核对收款信息是否正确;四要对手机电脑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定期升级杀毒。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三不要轻信电话,短信中的所谓商品退款,积分兑换等信息。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提示您:

树立正确理财观念,拒绝高息收益诱惑。

不明信息切勿轻信,网上转账格外谨慎。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抵制非法代理维权,构建和谐金融环境。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 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