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文君 郝文杰

当下,面对生育率下降,一些抗风险能力差的民办幼儿园已经关门歇业。一些中端、高端幼儿园也在积极寻找自救之路,探索新的效益增长点。记者调查了解到,面对种种困难,东营的民办幼儿园并没有消极面对,而是积极应对,不少园长表示“困难很多,但我仍对未来充满希望”。

近日,东营市教育局公布 2023 年东营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及 2023 年,全市有幼儿园 365 所,比上年减少 12 所。离园幼儿 36665 人,比上年增加 10274 人;新入园幼儿 20524 人,比上年减少 483 人;在园幼儿 69367 人,比上年减少 16697 人。在东营市,不少幼儿园刚刚送走“超大班额”的毕业班,又面临着小班的入学数量减少的新困局。面对这一现实,各民办幼儿园积极探索,采取了各种应对举措,其中不少创新模式,为我们展示了生源下降大环境下的积极应变与主动创新。

幼教医养结合,探索民办幼儿园未来之路

“这是我园历年来获得的一些荣誉。”走进省级示范幼儿园东营玉峰幼儿园,楼梯旁挂满了幼儿园各发展时期的照片,会客室里奖杯、锦旗摆满四面墙。往日的荣誉在园长张锋眼里都是一种鞭策,让他始终保持进取之心,为幼儿园的发展全力以赴。

张锋从 1981 年开始从事教育,至今已 40 余年。2004 年响应东营市政府招商引资号召,在安和南区开办幼儿园。2006 年幼儿园建成招生,2010 年前后迎来幼儿园生源峰值,“幼儿园在园人数最多的时候有 600 多名幼儿”,提及人数,张锋介绍,时至今日,累计招生近 3000 多名孩子。

在新生儿出生率下滑的大背景下,幼儿园的生源问题日益凸显。曾经热闹的幼儿园如今面临着小班入学人数骤减的局面,玉峰幼儿园面临的困难并不比其他民办幼儿园少。“生源下降我早就预料到了,人数不可能永远这么多。” 张锋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为了应对生源下降,他先后去省内外考察,学习先进的经验,创新举措,再结合东营实际办园,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

今年4月份,张锋听山东省学前教育协会介绍了不少民办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开办了老年人康养服务项目。起初他还抱有怀疑,幼儿园如何与老年人康养服务相结合?对此他便赶赴淄博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察了解后,东营玉峰幼儿园积极行动起来,率先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在幼儿园内开设了老年人康养服务。6 月 1 日,玉峰幼儿园“幸福康养”中心正式启动。这一举措巧妙地将幼儿园闲置场地与老年康养结合在一起,老年人在等待接孩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家门口的专业服务,可谓一举两得。当家里的老人来接送幼儿时,他们可以在康养中心享受康复运动和各种服务,如蜡疗、脑颅磁、按摩等。这种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康养服务,也为幼儿园增加了新的活力和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营玉峰幼儿园的创新举措为民办幼儿园转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传统观念中,幼儿园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幼儿,但如今,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幼儿园可以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这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园的收入来源,还可以盘活幼儿园闲置的教室以及富余的教师资源,大大提升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创新和探索。

提及民办幼儿园的未来,张锋坦言:“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培育好孩子,我们定能战胜困难。”

向低龄儿童延伸,增加服务孩子数量

在记者调查了解东营民办幼儿园自救之路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民办幼儿园面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还有的民办幼儿园已经关门歇业,东营民办幼儿园迎来重新洗牌的关键之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到现在民办幼儿园遇到的困境,东营三与心幼儿园园长岳福伟为记者剖析了原因。很多民办幼儿园在生源增多的时候,盲目扩招,导致毕业班数量多,但小班又招不起那么多学生, 那多余空出来的教室怎么办?多出来的教师如何安置?这一系列的问题立马就摆在面前。前期投入收不回成本,生源下降收入减少,资金问题压垮了不少民办幼儿园。

岳福伟坦言,作为园长,她要为幼儿园制定短、中、长期的规划。自 2018 年幼儿园开始招生,一直保持着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各三个班的规模。在生源增多的年份,也只增加一个班,到了大班之后再合班,始终保持三个毕业班的数量不变。“2022 年,我能感觉到生源明显减少,所以在规划幼儿园未来时重新进行了调整,严格要求每个级部固定三个班级,每班人数最多 20 人。”

“面对大环境,困难肯定是有的,但目前对我们的冲击还在可控范围。”岳福伟告诉记者,为应对生源下降,三与心幼儿园积极行动起来。目前幼儿园开展了试课活动,每个周六邀请幼儿园周边小区的 2 - 3 岁的小朋友及他们的家长一起来幼儿园感受幼儿园的课程以及氛围。

“试课的活动此前完全没有举行过,因为之前生源多,每个班的名额真的是需要抢。但现在生源下降,招生不再像以往那样火爆,通过开展试课活动,提前让意向家长了解幼儿园,以此来增加招生。”岳福伟说。

除了试课的活动,幼儿园还利用直播的形式让家长云逛校园,通过镜头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们跟老师们的互动,“与教室监控不同的是,直播的形式可以听到声音,镜头也是在不断地转变中,让家长仿佛亲身体验到了一堂课。”岳福伟说,这只是白天的直播,晚上还会进行家长课堂的直播,通过镜头告诉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还会做一些游戏,“每天晚上的直播特别受家长的欢迎,很多家长都是我们直播间的忠实粉丝。”

尽管面临重重困境,但正如三与心幼儿园的积极应对所展现的,只要提前谋划、未雨绸缪,直面困境、临危不乱,总能在危机中寻找转机,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丰富办学内容,提升附加值增强幼儿园吸引力

东营区兆和育儿园在生源下降这一困境中积极探索,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努力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营区兆和育儿园自2019年开始招生,如今在园人数维持在200 多名孩子。在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个数字来之不易。幼儿园投资人崔玲玲始终怀着对教育的深厚情怀,坚守初心。尽管行业形势严峻,但她坚信只要紧跟时代需求,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和服务,力争在困境中突围。

为了满足家长们的差异化服务需求,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开设了情商课和编程课。其中,情商课着重孩子们的情绪力、社交力、适应力、自信力的培养。编程课则紧跟时代潮流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实践中逐步掌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课程以多元视角全人教育、立足未来国际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独立自信、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秀儿童。

在家长讲座方面,兆和育儿园定期举办的活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老师们会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调动孩子内驱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等关键问题。同时,培训活动注重实践操作,为家长提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利用心理绘画技术引导家长如何看懂孩子的画,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通过这些讲座和培训家长们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还能掌握实用的教育方法,更好地与园方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专家:民办幼儿园危机突破的三条路径

针对东营市民办幼儿园面临的种种困境,东营职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周星三给出了三大建议:提升质量、延伸服务、尽快转型。

高端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争一流。对于办校条件相对优质的民办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善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辅助日常教学,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课程质量。开展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课程,走特色发展之路,既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又给幼儿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家长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通过家长学校、人工智能等手段,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建设与教育,熟悉并认同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家校合力塑造品牌,全面护航幼儿健康成长。

中端幼儿园延伸服务群体谋发展。对于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和口碑的民办幼儿园,在保证现有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向低龄群体开办托育班、亲子早教培训等服务;向大龄群体(小学阶段)的孩子提供学生接送看护、作业辅导、周末培训类服务。延伸服务即依托于现有的幼教资源展开,避免资源浪费,又反向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助力,保证入院幼儿数量,同时满足不同年龄儿童和家长的需求,解决家庭教育的痛点,是中档幼儿园目前较为不错的选择。

普通幼儿园转型早谋划早行动。对于普通的幼儿园,特别是部分乡镇的民办幼儿园面临着更大的生源减少压力,建议在转型上更早进行谋划和行动。利用好幼儿园所处位置居民相对集中,幼儿园良好的教育教学设施条件和在当地积累的口碑等资源,向老年人康养、社区服务等方向进行转型,结合实际开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待时机基本成熟开展机构养老,进而组织旅居养老等。在危机中求得生机和先机,通过转型实现生存和发展。

在生源下降的大环境下,幼儿园不再仅仅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更是连接不同年龄群体、促进社区融合、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中国新生儿减少和社会逐步老龄化的情况,东营市的各民办幼儿园的创新举措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举措不仅为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也为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借鉴这些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为应对生源下降带来的挑战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营方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