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6日讯6月2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古树名木复壮保护情况。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殷保家,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园林和林业建设处处长贺蕾,崂山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薛长坤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市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1764株,广泛分布于七区三市。根据省绿委办最新普查认定结果,其中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三级古树1387株,尚有700余株正在认定中。

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及抢救复壮工作,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复壮工作,同时不断探索建设古树公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线上古树认养、古树公益课堂等活动,持续丰富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工作的形式内容。

多措并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积极开展大面积保护复壮工作,基本摸清古树名木家底,让古树名木有尊严、有价值地生长。分别于2021年复壮古树名木50株,2022年复壮300株,2023年复壮150株,2024年计划复壮150株。
做好制度保障

青岛市高度重视对古树名木保护及抢救复壮工作,早在1990年就颁布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根据实际对该《办法》进行四次修订。2017年修订后明确市和各区市财政每年必须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自2017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救治和复壮。

强化智慧赋能

推行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联动,逐步形成包含“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芯、一树一景、一树一文化”等内容的“十个一”运营机制,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古树名木保护的“青岛模式”。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录入名称、图片、地理位置、保护状态等信息,形成全市古树名木动态更新数据库。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岛古树医院”、提供四项古树诊疗服务、打造一套古树管理方案,建立“古树名木健康档案”。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技术支持团队要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专项保护。

精准实施复壮

定期对古树进行全方位体检,及时发现治疗病虫害,有计划地救治、复壮;定期对古树扶架、围栏、土壤等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根据健康状况出具了复壮方案。崂山风景区、观音寺、荒草庵、太平寺、天后宫、中山公园等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在实施复壮后获得新生。在古树名木复壮过程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创新多种复壮沟的开挖方式。开展银杏古树根部病害发生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完成《银杏根部病害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成果报告》,为古银杏树复壮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

探索建设高品质古树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以古树名木资源为依托,以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为重点,以公众游憩参观为主要功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探索建设高品质古树公园。目前,已建成四个古树公园,分别是胶州市大孟慈村古柏公园、胶州市大行二村银杏古树公园、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北寨村银杏公园、平度市旧店镇九里夼村黄连木古树公园。

持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活动

营造全民参与的保护氛围

为更好地增强市民古树名木保护意识,青岛多次面向社会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活动。市绿委办邀请专业文创团队设计出了青岛市互联网+义务植树的卡通代言人“耐小冬”,开辟了“耐小冬公益课堂”,并面向社会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活动。2020年8月15日,由青岛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办的“当耐小冬遇见古树名木”活动在中山公园桂花园举行。2023年9月25日,以“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2023年青岛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西海岸举行,活动现场宣读了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发放了护绿一封信,并同步启动了古树名木专项执法行动。这些活动增强社会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和热情,在全市掀起了古树名木保护热潮。

讲好古树名木的文化故事

推行“古树保护纪实”“叩访古树”“听古树讲故事”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古树名木相关书籍,先后出版了《青岛市古树名木志》《青岛古树名木故事》《寻找青岛最美古树》等书籍,并向社会各界进行赠阅和公开发行。依托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通过网络、报刊、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深入挖掘千百年来古树名木的厚重沧桑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价值、传说故事及重大历史记载,让一株株古树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

举办古树认养的系列活动

结合“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挑选出50株历史悠久、有故事、有重要意义的古树供市民线上认养,开通捐款通道。通过古树认养办法,青岛市爱心企业签署《古树名木养护承诺书》,自愿承担企业周边公共绿地内树龄500年的古银杏树的养护任务,主动出资派专人负责日常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日常巡护,“青岛01号古树”有了“树管家”。青岛古树名木保护认养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媒体的好评。

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重点任务

青岛计划到2024年底,再复壮150株古树名木,建成3个古树公园,均以一棵或一群古树名木为核心,展现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一树一景”的绿色名片。同时,将不断创新古树保护管理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市民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加快古树名木的挂牌和公示工作

在全省一级古树换牌的基础上,完成二、三级古树换牌,为古树名木换发“新名片”,完善古树名木信息数据库,实现古树名木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更新。

加快古树名木的复壮和养护工作

确保在2024年底前完成全市150株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提高古树名木的生长质量和健康状况,延长古树名木的寿命,增强古树名木的抗灾能力。

加快古树公园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确保在2024年底前完成全市3个古树公园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打造各具特色和品质的古树公园,提升古树名木的观赏价值和社会效益,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休闲场所。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

确保在2024年底前开展一系列的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营造古树名木保护的文化氛围。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监测和评估工作

确保在2024年底前建立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保护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法,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和质量。

闪电新闻记者 郭美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