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抵华访问,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6月22日同其在北京会晤。对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加征关税动作,王文涛指出,欧方如果对谈判有着诚意,便应尽快展开谈判。如果延续当下做法,中方将以各类必要举措保障本国利益。哈贝克称,中德贸易让德方受益,不过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使人忧心。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22日与哈贝克共同主持中德气候变化及绿色转型相关会议。

中方指出,贸易保护动作损人害己。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并非来源于补贴,而是充分竞争的结果。国家发改委在中德相关会议中向德方当面指出,欧盟所谓产能过剩论有违市场规律、有违经济学基础理论。欧盟加征关税的做法也同欧盟自身推动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违背,当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将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国当下的电动汽车产能尚不足以匹配全球需求,还需中国扩大产能促进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此次访华,氛围难称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贝克尽管肩负着德企寻求减少自身损失的期待,但哈贝克过往的对华偏见仍存,其对华态度与同中国发生贸易战、科技战的美国保持同轨。哈贝克访华期间表示,德国需更新对华政策。这一表态被外媒解读为,德方寻求大幅改变对华政策,或不再是中国在欧盟内的伙伴。哈贝克称,他寻求此次访华能够助力于解决中欧贸易争端。但这一目的的达成充满挑战,哈贝克称,他不可能在访华行程中解决中欧贸易纷争,他也无法代表欧盟同中国进行谈判。

哈贝克这一表态,颇让人质疑其此行的诚意。德方不应指望其一面不对欧盟政策进行实质反对,一面不被中欧贸易纷争波及。欧盟内部舆论层面的红白脸戏码对中方并不适用。受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增大对欧能源出口、德国经济低迷引发消费下滑等因素影响,美国于今年一季度代替中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合作方。6月20日哈贝克到访韩国时,将同中国的经济联系视作风险。哈贝克声称,韩国、德国在中国之外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目标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增大原材料供应来源,缩减在关键产品上的对华依赖。可见,即便德国主要车企呼吁强化对华合作、缓和对华关系,哈贝克对抗性的对华态度基调仍未发生改变。哈贝克也调低其访华预期,排除了通过其此访解决中欧贸易纷争的可能。中国市场贡献了德国车企的主要营收,2023年,这一比例为1/3。欧盟对华燃油车汽车出口规模,高于中国电动汽车对欧出口规模。

由此使得即便中欧发生汽车产业的关税战,欧盟也将是损失更大的一方。中国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是中方在中欧贸易战中保持从容的底气。对于欧盟对华关税,德国政府内部存在分歧。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赞成加税,德国总理、财长、经济部长反对加税,担忧同中国的贸易纷争将对德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影响,德国经济已受到严重创伤。IMF对德国经济的增速预期在日本之后,在七国集团中排名倒数第一。中国产业届也已有呼声,呼吁对欧盟大排量燃油车征收25%关税。德方如果无法有效处置关税问题,德国汽车产业将为此承受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