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的设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奖项也引起了中国传播学会原副会长邱沛篁教授的关注。在川、渝新闻界,邱沛篁教授被誉为四川新闻教育领域的“三朝元老”“新闻教育的永动机”,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今日,他与记者分享了他与成都日报《锦水》的不解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您与成都日报副刊《锦水》的渊源颇深,能否分享其中的故事?

邱沛篁:我喜欢读报的习惯是从大学生时代养成的。1957年9月的《人民川大》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汽车在平坦的大道上飞奔》。那一年我17岁,在念大二。自己手写的文章第一次变成了铅字,这给了我向报纸投稿的勇气。《写英雄、演英雄、学英雄》是我写的第一篇文艺专访,于1960年4月发表在《锦水》副刊上。

后来我每次写作,也都向编辑请教。在编辑林开甲等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和一些同学成立了中文系56级课余文艺评论小组,积极开展影评、剧评、书评活动,一些评论文章在《锦水》发表。这些活动充实了课余生活,锻炼和提高了写作技巧,成为课堂学习的很好补充。记得那时电影公司来了新片,报社编辑就通知我们提前看片,我有时是在电影院打着电筒记录电影精彩情节,回家了就连夜写影评。

在报纸副刊编辑的鼓励下,我前后采访了茅盾、秦牧、林如稷、阳友鹤、邹忠新等文化名人。我之所以与巴金结缘,就来自当时《锦水》副刊的推荐。1980年秋,我前往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锦水》编辑廖友朋随即就专门约我写一篇关于巴金的专访,并为我出具了一封报社的介绍信,从而有了后来“八访巴金”的佳话。

记者:您对《锦水》有什么情感?

邱沛篁:党报党刊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培养文化人的摇篮。它帮助、培养了我们,为我们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写作舞台,让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人物、文化大事,去见到更大的世界。报社编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实践使我体会到《锦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校报编辑,经常跟报社的政教部和副刊部打交道。那时我骑自行车来到庆云街报社门卫室,得到通报,编辑到门卫室来收稿件,顺便向我约下一篇稿。当时报社有专门的样报和稿费投送员,一个特制的漂亮信封上,写有作者名字、稿费数字、刊发日期。那时,《锦水》编辑还给我命题作文。如有一次让我报道当时川大3位一级教授徐中舒、方文培、柯召是如何过周末的?我觉得这个角度好,很快就完成了采访报道。如今3位前辈均已作古,但他们的一颦一笑宛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您认为《锦水》有何特点,如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有何意义?

邱沛篁:我与《锦水》的联系一直没有停止过,《锦水》培养了我,是我的良师益友,也可以说是我国报纸副刊发展的缩影和典范,它反映了报纸不断发展的过程。我认为《锦水》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用文化的形式及时而形象生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丰富而全面地为读者提供了多彩的精神文化享受;第三,潜移默化地宣传成都,讲成都故事;第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设立“李劼人·锦水文学奖”,我觉得很有价值。李劼人是我国伟大的作家。这样一个奖项不仅宣传成都,而且教育和培养人。它采用融媒体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记者:年轻人如何提升文学创作热情?

邱沛篁:我觉得投稿就不要怕失败,投稿不可能一次成功。只要有一次投稿成功,文章变成了铅字,内心都会激动,对文学的热爱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不要灰心,要不断前行。

那么怎么能不灰心呢?就得学习人家文章的长处。想想他为什么可以发表?学习别人文章的生动细节、独到见解。最重要的是,自己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深入生活当中去。我认为写作的成功最关键在于生活,这是创作的源泉。只有生活生动丰富了,你写的文章才有价值,才有独到见解。最后祝愿年轻人学习发扬李劼人精神,不断写出优秀作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王嘉图片/视频 王嘉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王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