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巨大的引擎轰鸣声与飞扬的格子旗中,2024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上海嘉定站赛事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落下帷幕。在TCR(房车比赛)挑战赛组别,上海车手潘奕名一举夺魁,成为CTCC历史上首位00后全场冠军。

从初次接触CTCC-TCR赛事到成为冠军车手,潘奕名只用了一年时间。他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出人意料:通过“电子游戏”训练达成这一奇迹。科技的进步,不仅让中国赛车圈的“后浪”更为澎湃,也让这位年轻人在心中诞生了一个比夺冠更远大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潘奕名(左)和他的教练郑晚成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心怀梦想

去年5月之前,潘奕名做梦也没想过会成为一位职业赛车手。作为世界上成本最高的运动之一,赛车历来以具有极高的门槛著称。潘奕名觉得,毫无青训背景的自己最多只能算是赛车爱好者,不过每每看到别人冲线举杯的英姿,他总按捺不住心中的赛车梦。

2022年,潘奕名考出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发的房车场地赛B级赛照,这意味着他获得了参赛资格。但离成为一名真正的赛车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获得训练机会,因为训练一场的成本可能要好几万元,且赛车场地资源也非常稀缺。在机缘巧合之下,潘奕名认识了一位教练,得知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位教练叫郑晚成,是国内最早一批使用赛车模拟器出道的车手。他的方案是:高强度赛车模拟器训练辅以少量赛道训练,理论上可以缩短3年到4年的训练时间,以及数百万元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入车坛

去年5月,潘奕名投入郑晚成门下,正式开始赛车模拟器训练。这一软件本质上就是赛车游戏,配以模拟座舱硬件设备,为训练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模拟驾驶体验。“玩游戏能玩成职业赛车手?”潘奕名一开始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但很快就发现这种可能性真的存在。

得益于科技发展,经过调校后的赛车模拟器能真实体现车辆的操控细节,与赛道实战无缝对接。同时,可以一比一还原众多著名赛道,包括上海国际赛车场。和其他运动一样,赛车手训练的本质就是增强肌肉记忆,记住每个赛道的最优驾驶路线,在激烈的对抗中尽量少犯错,抓住稍纵即逝的获胜机会,这些都可以通过模拟器训练实现提升。

作为游戏高手,潘奕名很快在模拟器中跑出好成绩,并在与各路高手的联机较量中不落下风。这时教练告诉他:“你很有天赋,可以考虑从模拟器玩家转型为赛道车手。”

经过上百小时枯燥乏味的模拟器训练和机会有限的赛道训练后,今年5月,潘奕名参加了2024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中的TCR挑战赛。

由于缺乏大赛经验,潘奕名在第一场株洲站的比赛中栽了跟头,直接冲出赛道撞上了防护墙,幸好人没受伤,车损也并不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夺得冠军

撞车加零积分,大赛首秀出师不利让潘奕名很沮丧,但不服输的他很快振作起来,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并加大训练强度,积极备战。

本月初,第二场分站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回到主场的潘奕名发挥神勇,在最熟悉的“上”字形赛道力压众多高手,率先冲线获得冠军,成为该赛事举办以来首位00后全场冠军。站在领奖台上捧起奖杯,潘奕名觉得有些不太真实,一年之内从赛车游戏玩家到冠军车手,他曾以为这样的情节只会在励志电影中出现。

这次夺冠,让潘奕名对自己的赛车梦有了新的设想。在他看来,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让赛车运动的进一步推广成为可能,赛事所带来的车辆技术与品牌价值的提升也能反哺汽车工业,但当下国内赛车人口不足、运动偏小众,最大原因在于成本太高,导致群众参与度非常低,而赛车模拟器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我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的普通人,能通过模拟器训练接触赛车、爱上赛车、发现天赋、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潘奕名和教练一起成立了全国首家以赛车模拟器为特色的车队,旨在向社会推广普及赛车运动、探索全新车手训练模式、发现优秀苗子并支持其成为优秀车手,为中国赛车事业赶上世界一流水准尽一份绵薄之力。

梦想很大,力量有限。但作为一位典型的00后,潘奕名一旦作出决定就会义无反顾地行动,正如赛车运动的精神——全力以赴、一往无前。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