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6月26日讯 (记者 孙贴静)随着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大家对献血的流程、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我们捐献的血液被采集之后又去了哪里?如何检测?最终又如何被安全地应用于临床?6月19日,半岛网记者跟随青岛市中心血站检验部副主任张龙穆的脚步,沉浸式体验了检验部一天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小“闯关”十余项

爱心血液才能被安全地用于临床

很多爱心市民都知道,在捐献血液的时候,护士会留取3支血液标本,那么采集的血液标本有什么作用呢?体验日当天,记者在“全副武装”之后跟随张主任走进了实验室,探秘血液样本在血站的“检验之旅”。我们都知道,检验部是血液的“安检站”, 检验部的医务人员就是血液安全的守护者。所以检验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承担着青岛市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验工作,以保障临床用血的质量与安全。

在样本交接处理区,半岛网记者了解到,血液标本在进入血站后会第一时间被送往检验部,进行标本交接和离心处理,紧接着就要被送往实验室,完成血清学和核酸检测两大项的大大小小十余个检测项目。其中核酸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RNA、艾滋病病毒RNA检测;血清学检测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原抗体检测 ,以及血型和转氨酶检测。任何一项检测不合格,血液就要按流程进行报废处理。而只有最终“闯关”合格的血液,才能被应用于临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放过一丝疏漏

时刻为患者的抢救争分夺秒

血液是延续生命的基本保障。在刚刚结束2024年青岛市庆祝6·14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活动上,公布了这样一组令人感动的数据:1994年至今,我市无偿献血已累计超过273万人次,捐献全血423.5万单位,血小板29.75万个治疗量,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和家庭。青岛也因此连续27年十三次蝉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在着数以百万计无偿献血者背后,是数以百万计次的采集,更是数以百万次检测。

“近年来,青岛市无偿献血工作成果显著,血站的年检测量突破了14万人份。”在体验中,张主任也向记者介绍了这一组组数据背后血站人的辛勤努力。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把好血液安全第一关,在集中采血期间,检验部的医务人员都把加班加点作为一种常态,没有任何人喊冤叫屈,血站检验人用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从简单的血型、ALT检测,到艾滋、梅毒、丙肝、乙肝等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及核酸检测,不出现一丝微小的疏漏,确保72小时之内完成检测,及时准确发布检测结果。”

“标本检测就要准确高效,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血液。”这是张主任的内心准则,也是每一名检验部医务人员的工作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供血系统省内第一家!

精益管理为血液检测工作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老兵”,张龙穆已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工作了16年。16年间,张龙穆感受了青岛这座爱心城市的阵阵暖流,也感受着血液检测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时刻在为血液检测工作护航,为患者的用血安全护航。

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了目前血站配备的一系列全自动化的设备,如全自动加样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罗氏和基立福核酸检测系统等。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数越来越多,青岛市中心血站很早就开始了设备升级改造,血液样本的检测过程基本全为精密仪器的自动化操作。”

“有了自动化操作,不但减轻了工作的压力,提高了检测过程的安全性,还节约了试剂,降低了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采访中,记者了解,青岛市中心血站检验部于2006年通过ISO900001:2000认证,先后在2010年通过ISO/IEC17025认可。2016年又通过ISO15189认可现场评审,这是对于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的较高评价之一,青岛市中心血站检验部成为全国采供血系统第三家、山东省第一家通过该项认可的实验室。

2023年,青岛市中心血站推进8S精益管理,检验部连续多次荣获“羚羊奖”,获 8S精益管理样板科室金奖、8S管理最佳团队奖、最佳创意奖等荣誉称号。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有效地保证了血液检测质量。此外,青岛市中心血站检验部还先后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山东省血站系统“安康杯”核酸检测技能比武团体三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