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自然资源部莱州湾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莱州湾野外站”)启动暨学术会议在烟台召开。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莱州湾野外站依托单位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共建单位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环莱州湾地市海洋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许国栋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海洋减灾中心和山东省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蓝碳、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了山东省乃至全国海洋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此次莱州湾野外站的建立,是双方合作深化交流的又一个里程碑。海洋减灾中心将以此为契机,充分依托莱州湾野外站平台,强化与山东省以及各海洋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为保护莱州湾的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生态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李焕军致欢迎词。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副司长辛红梅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阳到会致辞,并为莱州湾野外站揭牌。

许国栋主任和李焕军理事长共同为中国科学院苏纪兰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孙松院士等专家颁发莱州湾野外站学术委员会聘书。苏纪兰院士代表学术委员会发表致辞,他对野外站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祝贺,对其在海洋科学发展中将发挥的作用表达了热切期待,希望它作为海洋科研的“前哨站”“孵化器”,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和科研资源,攻坚莱州湾生态系统中各类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不断进步,繁荣发展。

在特邀报告环节,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副总工石晓勇研究员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进展”为题,分享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为与会人员开阔了新的思路和眼界。

莱州湾野外站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海洋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我国海洋生态系统观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也为海洋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野外站将继续发挥其在海洋生态系统观测研究方面的作用,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