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正经日语一窍不通,一句“八嘎呀路”走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欢看“抗日神剧”的观众,对这句“脏话”一定是耳熟能详,日本军官经常以这句话来表示自己的愤怒,而这四个字也被我们直接翻译成了“混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么多年来,我们对这四个字的翻译都是错的。

●○你不知道的“八嘎呀路”○●

“八嘎呀路”这四个字看似毫无关系,但你发现没,当你读起来的时候顺畅无比,其实这其中是融合中日语言文化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在日语中其实是叫做“马鹿野郎”,是日本人将“马鹿”和“野郎”拼接在了一起。“马鹿”指的就傻瓜,任人驱使的动物,而“野郎”也就是日本人对“土包子”的统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两个词加在一起,那就是脏上加脏,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口吐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马鹿”为何会出现在日本?

这就不得不提我国的历史了,毕竟他们的文字都是剽窃我国的,这“马鹿”与我国典故契合也情有可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指鹿为马”的故事,秦末时期,阉党权臣赵高权倾朝野,一呼百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为了验证手下官员的忠诚度,就设计了一场游戏。他将一头公鹿牵制大殿之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头稀有品种的鹿,谁知赵高当着所有人的面夸赞道:

“这是我花重金从西域购来的千里马,神骏无比,特意献给陛下驾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皇帝的胡亥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头鹿,但年幼的他又怎么会懂赵高的心思,便好意提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赵高却不以为然,反而加重语气问起了在场的官员:“那以你们所见,这到底是马还是鹿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朝堂之上的百官才明白,赵高这是在测试众人的忠心,只要有反对的意思,那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众人都不作声,生怕牵连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还是有一些刻意谄媚的人,睁着眼说瞎话:“确如丞相所言,这是一匹马。”

胡亥这时才看清赵高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已经远超于他,明白自己说的再多也是枉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大臣畏惧赵高的位高权重,害怕自己的项上人头不翼而飞,所以成为了赵高谎言的编织者。而这些随波逐流,怯懦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马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日本在学习我们的文字时,也就是学到了皮毛,只知道“马鹿”的脏意,用于形容愚蠢,软弱的懦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野郎”的解释就非常简单了,就是字面意思“山野之间的人”,也就是野人,同样是贬低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在早期就很直接将其作为骂人的语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已经深深烙在了日语之中,而且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抗日剧的兴起,这句辱骂性的语句居然增添了搞笑色彩。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网络热词,《举起手来》电影的放映,让更多的新一代开始争相参加到这场语言娱乐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殊不知在日本,这同样的词汇却有天差地别的语义。

●○“八嘎呀路”的不同之处○●

在日本,“八嘎呀路”有着两种用法,一种就是我们熟知的脏话,带着愤怒与肮脏,甚至极具侮辱性,而另一种却是带着包容与谦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同一个词汇竟有如此大的反差?

那是因为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场景,那它的意味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在职场上,当有员工因为犯下了低级错误而导致重要事情的失败,那当老板的肯定会发脾气,这时“八嘎呀路”就十分的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它在这个场景就是代表侮辱的意思,这可比单独的“八嘎”来的严重,这个场景用中文翻译的话就像是“你就是个蠢货”之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就像那些日本的黑帮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我们就能听到那些大哥对小弟大吼“八嘎呀路”,这时就相当于中文里的“笨蛋”、“愚蠢至极”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是在家庭里,长辈对晚辈说着“八嘎呀路”那就不一样了,其中的侮辱性会随着语气的变化而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家里的叛逆少年整日的惹是生非,像《家有儿女》里的刘星一样,那父母就会时常喊他“八嘎呀路”,这时在中文里就像是训诫,与“你咋这么笨”、“你个小混蛋”之类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八嘎呀路”极具侮辱,但毕竟是父母,其中表达的羞辱性会大大降低。

然而,在跟自己极为亲密的人面前说“八嘎呀路”,就会显的十分宠溺,甚至有些肉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是情侣之间吵架吧,男生在哄女孩时,喊上一句“我的小八嘎”,这时它的意思不就变味道了,光是听着就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了,更别提有什么侮辱性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即便是“八嘎呀路”这样极具负面能量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也能展现出不一样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语言本身不存在善恶,最终取决的是人本身,语言本就是复杂多变的,尽管是一句俗不可耐的词语,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中日语言的交融○●

隋唐时期,当时的我国正处于世界前列,无论从经济、军事还是文化底蕴,在国际上都是碾压别人的存在,尤其是在盛唐期间,“万国来朝”可不是说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各地争相拜访,试图借鉴我们的中华文化,而这其中就有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的阶段,实力远不胜我们,若不是经过学习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他们也不可能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的“大化革新”同样是借鉴了唐朝的制度,而他们的文字就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仿制的,被他们成为“万叶仮名”,这也是他们文字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日本的文字不是由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组成,而其中汉字就有上千字。就连他们园林艺术,也是学习中国的园林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享誉世界的相扑文化,那都是在唐朝时流传到日本的,像他们的佛教、围棋、甚至书法都与我们的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历史角度来看,说汉语是日文的祖先也不为过,但随着时间来到现在,在接受日本语言上,我国也开始逐渐放宽尺度,像日本动漫中的语言,就经常被年轻人所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俺は海賊王になる男だ”相信看过《海贼王》的观众对这句话并不陌生,翻译成中文就是“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这句话在年轻人的圈内可谓是“无人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些大学院校已经讲日语列为专业科目,就是希望能够为日语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现在的就业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我们自己的文字更不能忘,其实从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就能看出来,说中文的老外越来越多,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说中文的外国人会与日增多,世界也将惊奇中国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已经超过500多所了,而且已经将汉语纳入了当地的教育体系当中,可见中文的魅力正在一点点扩散,影响着世界语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传播,更多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语的正确用法需要我们牢记,其中的低俗内容值得我们净化,传承汉字美学,宣扬汉语魅力才是我辈该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中国美学”宣扬到全世界,让国际感受来自神秘东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