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年头,中产既没有上升的通道,也不愿跌落底层,所以中产的处境略显尴尬。

严格来说,在这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中产”,他们不过是高级打工人罢了。你可以说他们是卷王,也可以说他们是高学历白领,但他们的本质,依旧是工薪阶层。

对此,你肯定会疑惑,高级打工人都会处境尴尬,那低级打工人呢?

我可以明确地说,低级打工人的压力,明显不如高级打工人。为什么?因为这个社会的“杠杆”,大部分都加到高级打工人身上。

杠杆,可以理解为债务。就像买房,也就高级打工人负债二三十年买房,而低级打工人都在租房。仅仅债务这一点,就能压死成千上万的中产。

中产,即将面临这4个“风险”,要懂得未雨绸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债务危机。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低产、中产和高产,哪个阶层的人“债务压力”最大?毫无疑问,就是中产。

高产遇到债务危机,那他们就会将自身的危机,转接到中产身上。而中产,本质就是高级打工人,没有掌握生产资料,就不具备下级,只能承受高产转接的危机。

同时,在行情比较好的时候,中产赚了不少钱,就会负债累累买大房子,上杠杆。随着行情变得一般,中产就无法承担好几倍的杠杆压力。

至于说低产,他们本来就没有钱,更不会有巨额的负债。也就是说,低产的问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不是负债问题,压力比不过中产。

中产的债务危机,现在已经开始了。君不见,挂牌出售的二手房越来越多;君不见,大厂持续裁员;君不见,无数小老板正在破产;君不见,部分中产选择轻生......

这一代的中产,算是用他们的大半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至于他们的命运,只有天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裁员危机。

只要谈到“负债”,就一定会涉及“裁员”,因为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普通人,既负债,也面临裁员,那他一辈子就无法翻身了。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明知道“负债”会压垮一个家庭,明知道“裁员”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为什么总有人会选择负债?

原因很简单,无数人都存在侥幸的心理。尤其是中产(高级打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有学历,哪怕行情再不好,也能找到下家。

他们都错了。一旦行情的寒冬降临,哪怕你是高学历的人才,也照样被裁员,连下家都找不到。不然,就不会有“35岁职场裁员潮”的情况发生了。

更要命的是,每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都在创历史新高,就业市场根本无法容纳。这个时候,35岁以上的“准中年人”,不就只能被优化了吗?

债务危机,加上裁员危机,直接撕裂中产的人生。人,总是怀有侥幸心理,最后吃苦受罪的,依旧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资产危机。

中产跟低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产有一定的资产,而低产毫无资产。问题是,中产的资产,真的可以保值吗?无法保值。

就拿中产特别重视的“房子”来说,你认为,你所拥有的房子,还能以高价卖出去吗?在我看来,很难。

首先,市场已经饱和了;其次,婚育率降低,接盘的人减少;第三,普通人越来越没有钱,哪怕想接盘,也有心无力了;第四,年轻人的信心,出了问题。

当中产的房子变得不值钱,那他们的资产,就会大幅度跳水。加上大城市物价的全面上涨,中产的日子,可谓是比较难过了。

你能接受,资产从300万,涨到600万,但你绝对不能接受,资产从300万,跌到150万。不论你我是否接受,时间,会给我们最为现实的答案。

想起刘欢的一首歌《从头再来》。中产,真的可以从头再来吗?谁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教育危机。

有的中产认为,既然我这辈子没有上升渠道了,那我就培养孩子,大力鸡娃,让孩子变得优秀,有成功的可能。

屏幕前的你,如果是中产,那你会怎么鸡娃?你肯定会说,多刷题,多读书,去课外辅导班,考高分,上名校,找到好工作。

考高分,这是可以做到的。上名校,也是可以做到的。问题是,谁能保证,你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好工作?

上文说过,每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都在创新高,985、211的大学生已经遍地都是了,哪有那么多的大公司去容纳他们?

大学生稀少,那他们才值钱。大学生遍地都是,那他们就不值钱。所谓“物以稀为贵,物多不值钱”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危机,就是“学历贬值”。鸡娃,改变不了学历贬值的现实,但你又不得不卷学历。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