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听不清,你说话大声点。”生活中,常常有老年人如此说。在传统观念里,往往习惯于“人老耳背”观念,然而,根据医学研究,听不清不仅仅是简单的听力问题。

为了全面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普知识,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老年健康宣传周系列活动部署,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于6月25日上午联合举办“维护听力健康,乐享幸福晚年”主题的健康义诊活动。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专家来到现场“摆摊”,为市民健康护航。

南都健闻记者注意到,多位专科医生在现场谈到,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害后,容易对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听力损害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还会增加心理疾病和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

“人老耳背”很正常?

耳聋 ,又称听力损害、听力丧失、听力功能受损、失聪、听障。耳聋是听觉传导通路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的总称。

数据显示,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65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9亿,其中三分之一的老年出现听力下降。而这就意味着我国大概有6000多万名老年人正在受到听力下降疾病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普通耳聋不同,老年性耳聋往往对高频的听力较差,对多人同时说话时的清晰度分辨率较差。这也是老年性耳聋常被忽视的一大原因。”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焦粤农指出,老年性聋一般指60岁以上,由于年龄增长而引起听觉器官的衰老和退变,从而导致双耳对称性听力下降,是继关节炎、高血压之外,全世界发病率第三的老年性疾病,也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慢性疾病。

当老人发生听力损伤,就会出现聆听困难,从而导致交流障碍。“我们在门诊中发现,老年人随着听觉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心理和生理。有的老年人因为听力问题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常常和别人无法进行交流,慢慢地会自我孤立。”焦粤农表示。

另外,焦粤农还注意到,依然还有部分人群认为,老年人听力下降很正常,是必然现象,往往习惯性被动接受。普及老年人听力筛查,对老年性耳聋进行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检出率,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及干预手段,改善听力状况。

长期“耳背”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症?

值得注意的是,听力损失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还会增加心理疾病和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

资料显示,致残性听力损失影响近5亿人口,而且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这种影响会变得十分显著,特别是,听力损失是痴呆症的唯一最大可改变风险因素。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2》数据,2019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已达到1314万人,是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我国第五大致死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科副主任医师杨帆在科普讲座中谈到,“老年神经系统老化的表现在认知方面包括记忆减退、学习、理解能力的下降;在运动能力上,则是肌肉力量减弱,甚至可能出现动作迟缓、灵活性下降、平衡功能的障碍;自主神经功能比如体温调节异常、直立性低血压等。”

杨帆解释,还有部分认知障碍的人群除了记忆力减退,还会出现一些精神行为异常。比如烦躁、夜间漫游、容易激动,甚至会出现打人倾向。所以如果出现有认知减退、精神行为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核心症状,就要尽早去相关的专科就诊进行筛查,尽可能早识别早干预。

在听力障碍的影响,杨帆指出,听力障碍是目前全球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听力障碍主要是双耳感应神经性耳聋,主要体现在高频听力的下降并且会逐渐加重。根据《柳叶刀》杂志报道,综合研究分析提出12种可以引发痴呆的危险因素。 “其中,45岁至65岁期间,如果存在听力损失或是脑外伤、高血压、饮食、肥胖等这类因素,可能会诱发痴呆的发生。”

65岁以上老年人,如果存在吸烟、缺乏和外界交流、抑郁或是缺乏锻炼、糖尿病等,都属于引起痴呆的危险因素。”杨帆进一步补充。“所以,及时纠正听力损失有助于降低痴呆的患病风险、延缓痴呆的进展。”

发生听力损害,如何重新听见?

“这类神经性聋疾病,目前吃药并不能逆转,最主要的干预手段是助听器。”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吴佩娜在现场接受南都健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提到。因此,老年人群要重视听力筛查,尽早发现和诊断听力障碍,必要时可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来改善并提高听力。

吴佩娜对此进一步解释 ,“佩戴助听器就类似于灯泡和电线之间的关系,前提是电线不能劳损过于厉害,助听器往往适用于中度听力损害的人群。”

“还有部分患者属于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在助力器佩戴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适合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外部发声器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绕过受损的耳蜗毛细胞直接刺激听神经。”吴佩娜表示。

焦粤农进一步解释,对于一部分听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佩戴助听器能够有效地改善听力下降,而且使用较为便利,能够帮助老年人增强言语识别能力,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如何选购合适自己的助听器?焦粤农则回应,对于老年性耳聋的群体来说,需要就自身需求和验配师充分交流。助听器需要根据听力检测结果及个体感受进行专业验配,并精细调试。“助听器并非只是简单的声音放大器,助听器需要对不同频段声音设置不同的通道,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降噪功能,以适应不同场景的使用。 ”

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面向广东全省

活动现场,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吴献忠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我们面向广东省全年龄段有需求的、符合条件的听障人士提供免费的听力咨询、听力筛查与诊断、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调试等听力技术服务。”

资料显示,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于1986年8月,是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康复机构,为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听力障碍方面,中心可开展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训练,并负责中心在训残疾儿童的保健工作。同时,也开展全年龄段听力障碍人群的筛查诊断、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调试与评估工作。

据广东省残联康复部部长刘效臣介绍,广东省残联及相关部门正在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适配补贴对象为广东省户籍有需要的符合条件的听障人士,凭相关证明材料可以免费申领基本型助听器。例如:广州市户籍的“广大听障人士可以到‘穗好办’APP申请康复资助(特色专区:民生服务一站式办理‘残联服务’,选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资助)。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