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6月26日报道:为推动大中小学协同支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全新实践与探索,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主办,中福会小伙伴学校协办的2024Mini科学训练营“人工智能奇遇记 预见数字健康世界”系列活动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吸引了沪上13个区80余所中小学300多名中小学学生与家长报名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黄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副馆长张霞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宣传与科普促进办主任陆唯怡主持。黄荣在致辞中表示“世纪火种·科普领航”是公共卫生学院与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合作党建品牌,自2023年举办Mini科学训练营以来,活动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次活动旨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生态,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校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4“mini科学训练营”现场,同学们在神秘的“数据城堡”深处,深入探索了健康医疗领域的数据类型,洞悉了医疗健康数据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认识到医疗大数据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在人工智能“眼睛”的指引下,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眼睛,领略了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前沿应用,沉浸于一系列趣味盎然的视觉游戏中;在人工智能的奇妙故事中,同学们思考了智能信息社会的独特特征与深远意义;在想象的无垠宇宙中,同学们遨游在视觉想象的奇妙世界,尽情释放了内心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公卫学院助理研究员徐雅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数据中心主任宋雪霏,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助理研究员赵冰蕾为孩子们带来了《揭开“数据城堡”里的健康秘密》《人工智能驱动的“眼睛”》《“人工智能”的秘密》《“想象”背后的潜意识》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将健康数据、人工智能、人体健康、想象与脑科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推进新质生产力知识普及传播,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本次活动恰逢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期间,是践行“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的生动实践。“为了用好社会大课堂,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活动现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中福会小伙伴学校被授予Mini科学训练营实践基地,未来活动将进一步开发青少年科学潜能,拓展科学思维,增强青少年的数字健康素养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