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汇区定安路和钦州路实现全面贯通,沪闵路中央分隔带打开形成十字型交叉路口,增设机动车道,增设非机动车待行区……工程的竣工并非是终点,其后续的长远影响同样举足轻重。在定安路—沪闵路交叉口交通改善工程完成近一个月之际,记者踏上街头,收集各方声音,并从徐汇区建管委了解项目设计细节,探索这番变化如何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福祉,又如何为周边区域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常生活便捷跃升

对于在上海科技创业中心上班的张小姐而言,定安路—沪闵路交叉口的变化,在于丰富了周边上班的午休时光。沪闵路以前一直有中央分隔带,形成了两个丁字路口的“断头路”,居民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都要绕路。如今“断头路”被打破,张小姐只需短短五分钟,就能从办公室步行至新开业的徐汇万科广场,享受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保障行人安全过街,徐汇区建管委在工程设计上有许多细致考量,诸如在交叉口增设穿越沪闵路人行道,增设人行横道线、行人二次过街等待区、行人信号灯组。“同时,我们在路口南进口增设1根机动车道,将原先的人行道改造为非机动车道,又在原先的人行道外侧增设新的人行空间,确保人行空间不减少的同时,对现状行道树保留于联通绿化带内,通过调整人非高度及路面结构厚度的方式,尽量减少对现状已实施管线的影响,减少管线迁移工程量。”

绿色出行安全提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整个项目在拓宽南侧定安路、北侧钦州路机动车道的同时,保留了非机动车道。随着定安/沪闵交叉口的打开,交叉口各方向非机动车均可在此交叉口完成通行转换。同时,针对非机动车设置专用信号灯组及专设待行区,不仅方便非机动车出行,也保证了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对于骑行者而言,交叉路口最直观的变化在于重新布局了非机动车道、设置了专用信号灯,以及有交通协管的现场指挥。不仅为非机动车开辟了专属通道,更在细微之处体现了城市对绿色出行的鼓励与支持。

机动车流顺畅流动

“现在多了红绿灯,小转至定安路,再也不用担心右侧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车辆。”“以前这个路口没有打通,我们要开到前面柳州路兜一圈开过来,堵车要堵很久,现在快多了。”……无论是开车前往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居民薛阿姨,还是开车穿过沪闵路去拜访客户的上海银行漕河泾支行工作人员,她们的感慨,道出了许多驾驶者的心声。钦州路与定安路的拓宽、新增的车道,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开放,不仅为机动车提供了更多的行驶选项,也显著提升了通往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及上海南站等地的便捷性。曾经需要绕行的困扰,如今已被直线通达的顺畅所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道路改造前,柳州路/沪闵路、宾阳路/沪闵路道路交叉口极易出现拥堵。徐汇区道路绿化指挥部、区建管委联合市区交警对南站万科周边道路进行排摸踏勘,逐一分析各路段路口拥堵的症结。区建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改造前定安路沪闵路交叉口周边区域主、次干道和支路均处于饱和运行状态。

改造工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施工,实现了交通压力的有效分散。“实施本项目后,区域路网联通性得到很大改善,周边支小道路潜力得以盘活,沪闵/柳州、沪闵/宾阳等主要路口的压力得以减轻,且沪闵路通行影响最小化。”区道路绿化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定安路打通后,分流了柳州路/沪闵路南进口近30%的流量压力以及宾阳路约12%的压力,新增交通量压力扩散降低,实现微区域流量均衡,浦北路等支小道路也可承担部分分流作用;往闵行和徐汇北部方向的通道增加,交通可达性改善,且对沪闵路通行影响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安路—沪闵路交叉口的交通改善工程,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体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工程既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出行难题,提升了区域的交通效率,更在无形中增强了社区的活力与凝聚力。城市的发展,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细微的改变中,不断前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美好。

记者:杨宜修

编辑:陈海笑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