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做得便利且人性化,往往能令访港旅客留下深刻印象。 有来自深圳旅客在

游港

后,于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点评香港的一项公共设施优于深圳,大赞该设施“以人为本”,盼望深圳能借鉴,引发网民的广泛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公共设施以人为本?深圳游客访港后大赞方便

这位小红书网民以“香港的这一点,深圳得学啊”为题,发帖分享对香港与深圳城市规划的看法。 帖主指出深圳虽然拥有许多高楼大厦,“但规划理念没有学习到香港的精髓”,特别是有关行人道路的设计,他认为香港在多条道路上都设有行人天桥,无缝连接地面、港铁、商场、大厦等基建,能够做到“以人为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他亦在帖中建议深圳借鉴香港行人天桥的设计,采用“窄马路、密路网”体系,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为行人提供较舒适的步行体验,并举例位于中环皇后大道的一座天桥,表示“天桥和地铁出口连接重要的商场和写字楼”,相当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地网民点出1原因深圳难“仿效”

帖文发布后掀起网民的两极化讨论,不少网民认同帖主的说法,表示以天桥连接各基建设施及地面的确十分方便,同时可为行人提供带有遮阴的道路,避免日晒雨淋,“香港基本所有小区都是有天桥,电梯直达附近商场”。

反之,有网民就指出各地的公共设施都是因地制宜,香港路面地少,处处高楼大厦,自然需要依靠行人天桥,且深圳因地势的限制,加上外卖行业盛行,路面上有大量电单车穿梭,恐难以仿效“窄马路”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