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擦亮文旅融合

促“三交”的“梅里斯名片”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隔江相望。全区面积20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5万人,是一个汉、达斡尔、满等多民族聚居区。作为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4个试点之一,梅里斯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文旅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之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201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欢迎大家来到梅园新学社,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件源自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在梅里斯文化馆主办的梅园新学社小课堂上,主讲教师王培儒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解。

近年来,梅里斯始终牢记“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建强新时代文艺队伍。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艺队伍教育之中,聘请民间老艺人和传承人跟班辅导,培养基层文化能人,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民间文化从业者队伍,组建了专业文化队伍和30余个民间艺术团体,专兼职演员达3000余人,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根基提供人才支撑。建立八大非遗传承基地,每年培训优秀传承人上万人(次),加大力度保护“哈库麦勒”歌舞、“扎恩达勒”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民歌、传统舞蹈等得到保护传承,已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7项,先后5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非遗展演活动。

打造新时代文化精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线上开设“石榴籽儿”“每周一读”“梅园新学社”“非遗展播”等专栏,线下组织“我们都是石榴籽”“树梢树枝树根根”等大型主题朗诵会20余场(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出《喜庆新婚》《迁徙》《民族大联欢》《英雄的莫日根》《石榴红》等原创文艺作品20余个,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展演比赛中斩获多个奖项,累计演出1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覆盖全区49个行政村、138个自然屯,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创编的《达斡尔族传统歌舞》代表黑龙江省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入选为开幕式精品节目进行表演。

搭建新时代交流平台。以送戏下乡、文化帮扶、辅导交流等方式,相继开展了“百姓村晚”“道中华·踏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周末大舞台”“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切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开展“丹顶鹤飞进青格里”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及公益培训活动,赴黑龙江省同江市、萝北县等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舞台活动,赴国家大剧院参加“来自草原和森林的文化记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典民歌讲唱会,搭建起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深入践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走进梅里斯湖、哈拉新村、额尔门沁等旅游景区,走进中小学特色课堂,走进军营等场所,通过文艺节目展演、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雷锋精神传承等系列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成果。

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千里冰湖,瑞雪茫茫。今年1月,齐齐哈尔市冰雪旅游“百日行动”之梅里斯第七届冬捕节在梅里斯湖举办。游客观冬捕盛况、赏冰湖雪景、品美味湖鱼,在银装素裹中共享冰雪旅游的快乐。

近年来,梅里斯依托区位交通、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三大优势,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持续擦亮特色旅游产业品牌,并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赋予产业发展新内涵。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旅游日”黑龙江主会场暨全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承办黑龙江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广泛开展库木勒节、冬捕节、赏荷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创造性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景区”活动,打造“团结号”“进步号”小火车、中华农机展、“我荷你心连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等观赏游玩区域,使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拓宽融合发展新路径。开发“农业+旅游”,依托力汇乐园新农庄、敖宝村芍药花观光基地、哈尼卡采摘园等观光点位,打造农业游产品。开发“工业+旅游”,依托英伦之恋、梅斯勒等休闲食品产业优势项目,打造工业游产品。开发“文化+旅游”,依托哈拉新村、额尔门沁村、莽格吐村等旅游重点村建设,打造文化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依托哈拉草原、笨奔福家庭农场、齐齐哈尔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打造生态游产品。开发“冰雪+旅游”,加强冰雪旅游项目建设,依托冬捕节、开江节、“冰雪百日行动”等主题活动,打造冰雪游产品。

助力民生改善新福祉。以释放旅游产业发展红利为目标,不断强化公共秩序引导,深化全民素质培育,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将旅游产业发展与城乡环境建设结合,开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和周边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将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产业发展结合,推动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走出一条“富农兴村”的新路子。将旅游产业发展与创建文明城市结合,坚持在旅游业发展中倡导文明、在文化传承中传递文明,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上下五千年,巍巍中华情。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同开启今天的体验之旅……”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哈拉新村旅游区的展馆内,讲解员王宇昕开启了新一天的讲解工作。

梅里斯坚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在黑龙江省民宗委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嫩江沿岸百公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廊带。在示范廊带创建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新内涵,提升各族群众的游玩体验感和满意度,将旅游促“三交”计划落实落细——

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哈拉新村旅游区成功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入选“龙江湿地鹤乡多彩非遗之旅”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2023年度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示范项目,该旅游区“四个坚持”推进文明旅游取得实效案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优秀案例。百公里铸牢示范廊带上的莫日根广场、卓越旅程营地咖啡、力汇乐园等景点,不仅成为各族游客的好去处,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拓展宣传教育新阵地。梅里斯深入挖掘嫩江流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运用当地浓厚的人文风情,着重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嫩江沿岸百公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廊带贯穿全境,包括梅里斯湖景区、卧牛吐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莽格吐乡“红石榴”项目传承保护基地等在内,一大批红色教育、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示范点位不断涌现,为搭建教育实践、宣传展示、理论研究三大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这些示范点位在常态化抓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在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构建多元融合新格局。梅里斯同专业社团、文化旅游开发企业合作,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媒体推动”的工作机制,促进文化、旅游、摄影、露营、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在文旅融合牵动下,依托7个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7 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示范点、15处旅游网红打卡地、百公里文化风情廊道和嫩江沿线露营基地,不断推陈出新、提档升级,一批新业态正在不断兴起,孕育出精彩的风物风情和别样的人文景致,将文旅融合促“三交”的“梅里斯名片”擦得愈加闪亮。

梅里斯区创新打造互嵌式社区

“人们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亲”

“感谢梁大爷!”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街道胜利社区,居民周志成感激地握住梁军的手,并真诚地向妻子认错。

梁军是梅里斯“爱心储备”志愿服务者,这是他加入“爱心储备”志愿服务项目以来成功调解的第八起家庭纠纷,他的时间存折上又多了10个积分。

2022年起,着力于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梅里斯推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六共”服务项目“爱心储备”,以“时间币”的形式“存储”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包括爱心帮扶、纠纷调解等。

“人们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亲。”目前,梅里斯已有志愿者1383名,累计积累志愿服务时间729小时。各族居民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良好互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润物无声地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我们家6口人,有满族也有汉族,大家和谐相处、幸福快乐。”69岁的金桂芳朗声谈起自家幸福团结的故事,她的丈夫、70 岁的任彦军静静地坐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她。金桂芳多年来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们“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要团结、要尊老爱幼,这些话在孩子们心里扎了根。

金桂芳的女儿任洁,在附近的爱民社区任社区党委组织委员。在她的号召下,全家都加入了社区“爱心储备”项目,当起了“六共”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宣传员。

社区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梅里斯各社区通过引进社会化服务、打造“爱心储备”项目,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四级网格体系,举办“社区邻里节”“邻里益家交流会”等形式,推动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密切。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事务局副局长李由介绍,为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梅里斯持续优化居住环境、促进经济交往、开展社会活动,创新空间交往之“形”,提升沟通交流之“感”,激发认同交融之“效”。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梅里斯打造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楼栋、示范家庭,营造了行有楷模、学有榜样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局面。

来源丨中国民族报

编辑丨戴强(实习) 校对丨何迎春

责编丨陈佳玉 总编丨丛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