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知网

在美国,有38万苗族人。

他们可不是去旅游的,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那里,甚至很多人的祖辈都已经在美国扎根了几十年。

并且,这些苗族同胞,对中国没有认同感,提起我们就只有漠然。

这到底是咋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国西南到东南亚丛林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蚩尤时代。

千百年来,他们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繁衍生息,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想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这对少数民族乃至全国而言,都是一项利大于弊的好事儿。

但对于很多苗族人,尤其是苗族土司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权力被剥夺了。这种落差可太大了,祖先的荣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于是,他们对这样的变革充满了抵触和愤怒。

他们心怀不满,决定离开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去寻找新的家园。就这样,他们背井离乡,一路向南,最终在东南亚的丛林中落脚。

你以为他们找到世外桃源了吗?

不,等待他们的,是更加复杂动荡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丛林求生

本以为能在东南亚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上找到安宁,谁知等待着背井离乡的苗族人的,却是另一场噩梦。

殖民统治和战争,就像两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19世纪,野心勃勃的法国殖民者,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盯上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

他们用武力征服了老挝,越南等地,建立起殖民统治。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法国人可谓是机关算尽。他们深谙“分而治之”的道理,挑拨苗族内部的矛盾,扶持听话的傀儡政权,让苗族人自相残杀,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不容易熬过了法国人的殖民统治,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二战的烽火又烧到了家门口。这一次,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东南亚再次陷入混乱,苗族人的生活也再次受到了影响。

如果以为经历了这两场浩劫,苗族人就能过上平静的生活,那就太天真了。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又爆发了。

为了截断胡志明通道,不让北越的补给线通过,美国便把主意打到老挝苗族的头上。

他们找到当时在老挝颇有影响力的“苗王”王宝,用金钱和武器作为诱饵,让他组建了一支秘密军队,专门打击北越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支完全听命于美国人的雇佣军,他们被训练有素的美国教官武装到牙齿,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深入老挝丛林,与北越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些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苗族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他们被迫卷入了一场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战争,在枪林弹雨中挣扎求生,为的只是美国人一句虚无缥缈的承诺:战争结束后,带他们去美国,过上好日子。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只不过是美国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就会被无情地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梦”碎后的迷茫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美国人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满目疮痍的土地和一群被利用的苗族人。

说好的“美国梦”呢?说好的新生活呢?全成了泡影。

王宝和他的军队成了“弃子”,被老挝新政府视为眼中钉。他们遭到追捕,屠杀,曾经的家园也回不去了。

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之路,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泰国的难民营。

在难民营里,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未来。美国人偶尔会想起这些曾经的“盟友”,施舍一些救济物资,但这又能改变什么呢?

直到2000年左右,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美国政府才终于松口,允许当年参与“秘密战争”的苗族人移民美国。

就这样这群背井离乡的苗族人,终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但是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代苗族人,三种不同的“美国梦”

在美国这些苗族人成了“少数族裔”,他们要学习新的语言,适应新的文化,还要面对种族歧视和文化隔阂。

第一代苗族移民,大多出生在老挝,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他们对中国没有太多记忆,甚至带着一些怨恨。

他们努力地想融入美国社会,但骨子里还是传统的苗族人,说着苗语,穿着苗服,保持着苗族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后代,也就是第二代苗族人,出生在美国,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对苗族文化认同感逐渐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开始刻意回避自己的苗族身份,努力想成为一个“纯粹”的美国人。

到了第三代,很多苗族年轻人已经不会说苗语了,对苗族的历史文化也一知半解。他们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对他们来说,美国才是他们的家园。对中国完全没有任何认同感。

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回望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夹缝中的一代,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美国人,而是一个全新的群体-美籍苗族人。

从明清时期对祖国的背叛,到后来在外漂泊流浪的那些岁月。他们早已对中国没有任何归属感,对中国境内的苗族同胞,更是没有任何感情可言。

或许对他们来说,自己已经是从根里的“美国人”了,可美国究竟有没有真心实意的接纳他们,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谁能想到,当初那些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的苗族人,最终会在美国扎根,成了“美籍苗族人”。

他们说着英语,吃着汉堡,过着美国式的生活,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能比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陌生的太多,认同感?更是半分都没有。

只是不知道他们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也会偶尔想起,其实自己的根不在这里,会不会想起在遥远的东方,曾经孕育了他们祖先的土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只有道不尽的唏嘘和感慨。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从“苗族”、“美国苗族”到“苗裔美国人”——美国苗族群体文化认同变迁》——黄秀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