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时,郭征率部将剩下的200余日伪军压缩到一个狭小山沟里。他指挥部队发起最后攻击,就在指挥冲击时,敌人的一排子弹击中了他。

郭征于1914年生于江西省泰和县冠朝乡楼居村一个农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郭征从小就特别懂事而且有正义感,少年时代就加入儿童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入赣南红军学校学习,不久调红12军司令部当传令兵。

1931年1月,郭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先后调红9军团第7团和军团司令部任侦察通讯科参谋。在反“围剿”战斗中,出色地完成了部队的通讯联络任务。长征途中,随军团掩护主力红军突围。遵义会议后,任红9军团侦察通讯科科长。 在长征中,几经苦战恶战,立下大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征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郭征离开延安,调任八路军第120师司令部作战科长,并随军开赴抗日前线,转至晋西北,创建抗日根据地。他随师部组织的地方工作团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组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8月,郭征调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作战科长。9月随军开赴抗日前线,转至晋西北,创建抗日根据地。曾参加地方工作团,组建抗日武装,担任过五寨地区抗日自卫队队长和学生兵团参谋长。1939年2月,到冀中地方武装高士一的第5路军进行改编工作。后任独立4支队第2团团长。同年4月,独立4支队和715团合编为120师独立第1旅,郭征任参谋长。后参加指挥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五次反围攻的作战。1939年4月,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参谋长。后参加指挥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五次反“扫荡”作战,以“盘旋式的打圈子”战术,使敌人连连扑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1939年4月23日至25日,在河间县齐会战斗中,郭征指挥部队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战斗中郭征身先士卒,与战友们在河间县浴血奋战整整一昼夜,日军遭到沉重打击。翌日,又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取得了歼灭日军700多人的重大胜利。

郭征军政双全,在部队中威信很高,每次战斗胜利,郭征都用口琴吹上几首小曲,表达内心喜悦之情。1939年9月,郭征率军由冀中进至河北行唐,与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第31大队,以及灵县、正定等4县伪军共1500余人,在陈庄展开激战。郭征率独立1旅主力担任牵制敌人的任务。在冯沟里地段与日伪军800余人激战四昼夜,连续打退其6次进攻,为主力部队实施四面包围赢得了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9日,郭征率部将剩下的200余日伪军压缩到一个狭小山沟里。为了迅速解决战斗,他指挥部队发起最后攻击。就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敌人的一排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和胸部。战士们把他抬下阵地,送前方包扎所,因伤势过重而殉国,时年24岁。

此战,毙伤俘日伪军1380余人,保卫和巩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120师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和独立第1旅的广大指战员们,在河北省行唐县秦台乡秦台村为郭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将他的遗体安葬在秦台村西南山坡的高地上,在汉白玉墓碑上镌刻着“民族英雄郭辉勉之墓”9个大字。

1983年9月,郭征烈士魂归故里,他的骨灰迁回家乡江西省泰和县。2014年9月,郭征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致敬抗战英烈郭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