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7月29日,美空军司令斯帕茨在关岛传达了白宫的命令:准备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情报官员宣布:“日本没有平民。”

此时期,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已完全反转局势,加上国内物资充分,盟国合作密切,胜利近在眼前。与之相反,轴心国已分崩离析,日本国力枯竭,航母舰队受到重创,部队军力补充不足,在占领地掠夺的资源无法通过海上航道输送到各作战部队,依靠围而不攻也将使其自灭。

但美国不会把精力消耗在对日本的持久战上,美国决定真的送给日本一份原子弹大礼,也是试验新武器的最合适对象。

1945年7月29日,美空军司令斯帕茨在关岛传达了白宫的命令:准备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这是一个让军官们兴奋又紧张的命令。原子弹应用于实战,在世界战史上还是首次,成败不光关乎战局,还关乎美国的荣誉以及军事科技在世界的影响。美国人给这两颗原子弹起了很轻松的名字:“小男孩”和“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4日,美军第509混合大队大队长蒂贝茨召集会议,在严密的安防措施下,已秘密集训多日的七架轰炸机机组人员聆听训示。蒂贝茨说:“光荣的时刻已经到来,原子武器试验成功,我们要给日本人点厉害瞧瞧。”在作战指示图板上赫然露出一组城市照片:广岛、长崎、小仓。帝贝茨指示,三个任务小组在投弹前一天飞临目标城市上空观测云层高度,两架飞机从旁护卫并

拍摄影像,最后一架飞机在硫磺岛实弹待命,作为后援飞机随时准备出发。

8月7日凌晨,“小男孩”被带出基地飞向漆黑的夜空。机械师帕森斯用半小时的时间给“小男孩”装上了引信并检查了前舱监控系统。两架护卫观测机在硫磺岛上空与装载“小男孩”的运输机会合,共同飞向日本上空。

“小男孩”打算在广岛中部的相生桥一带降生。8点15分整,投弹手费雷比开始瞄准,又过了17秒,“小男孩”欢快地冲向陆地,紧随其后的观测机也放出装有摄像装置的降落伞,记录投放“小男孩”惊人之举的全程。

“小男孩”最终降生在相生桥东南不远的志麻医院附近。相当于TNT炸药1.25万吨的能量在光天化日下释放,产生一道强光,强光所至100英里之内,巨响震撼大地。火光炙热蒸腾了一切,人立刻化为焦炭。爆炸的冲击波从爆炸中心以每秒两英里的速度扩散,巨响以每秒钟1100英尺的声速传递。

尘埃化为一团巨大的蘑菇云,上面是高温,下面却是真空,狂风助长着火势,把广岛市中心在几小时内就化为一片火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们处在烈焰与死亡的地狱里:被原子弹灼伤的人体无完肤,面目可怕,蹒跚而行,三条河里满是被烧焦的行人的死尸,初始估计死伤人数有8万左右,战后统计有14万之众,其中一半死亡。伤亡名单中包括广岛第二军总司令藤井。

8月9日上午,日本军部召开御前会议,提请天皇商议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具体条件,但在内阁大开口水战的时候,美军斯威尼少校已经带着“胖子”飞抵长崎上空。

斯威尼最初想把“胖子”投放到小仓去,可惜云层太厚,肉眼没办法瞄准目标。长崎上空的云层有那么一点亮光,斯威尼凭肉眼看到了一个大的体育场。他把“胖子”降生在这里,中午11点02分,“胖子”在长崎上空1650

217英尺处爆炸,能量相当于2.2万吨TNT炸药。“胖子”降生的地方不全是开阔地,造成的死亡当时估计是3万人,年底更新为7万人。

在美国,杜鲁门总统收到第一颗原子弹投放成功的消息时,同身边进餐的水手们说:“我们该回家了。”白宫则在“小男孩”在广岛投下后,向世界宣告:一颗原子弹的能量已在挑起战争的远东国家释放,《波茨坦公告》是想让日本免遭死亡,而内阁却拒绝了。现在,他们还不接受公告各项条件的话,可以预见同样的打击会继续从天而降,这是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事情。

美国政府选择了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城市作为目标,因为这些城市以前没有受到过任何美国轰炸的影响。这两个城市的大多数是平民,按照美国战争部长亨利·史汀森的说法,美国“尽可能多的给居民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象”。美国第五空军情报官员于1945年7月21日宣布,“整个日本都是“适当的军事目标,”他强调说,“日本没有平民。”

原子弹下无冤魂,当时的日本民众,都为日本残忍的侵略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美国空军少将查尔斯于1945年说:“日本屠杀无辜的男女和孩子,未有丝毫怜悯和犹豫……与德国认罪的姿态不同,日本坚持认为它没干任何错事……这种态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弥合创伤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