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牌汉代古城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牌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牌古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牌深巷

历史名镇——石牌镇隶属于湖北省钟祥市,位于钟祥西南部,东临汉江,西与荆门市东宝区接壤,南与沙洋县毗邻,北与钟祥市文集镇、冷水镇相连,汉江水道依镇而过。石牌镇盛产豆腐,被称为“中国豆腐之乡”,古时因滨临汉江,水路交通便捷,商贾云集。

石牌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时也是1948年8月成立的革命老区“荆钟县爱国民主政府第三区(石牌)政府”的所在地、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祖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牌古戏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扬世界的石牌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牌望族杜氏后人杜晓栋(后左一)、同合绸布店出纳陈华银子陈光璧(后左二)陪同林发海游览民俗展示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委专程安排石牌老人杜晓栋(右)、许光武(左)陪同林发海老人

石牌也是我的祖居地。我的父亲、祖父、祖母(姓肖)都是石牌人。因为祖上做生意有了积蓄,遂在荆门城关枣园街(现团结街)购置了房产和田地,全家也随之迁移。

1947年8月,我因家庭经济困难15岁便辍学,经熟人介绍,到石牌镇民营合股企业——同合绸布店当学徒,之后在此参加革命,成长为革命干部,直到1950年离开,先后在石牌生活、工作了3年多。

当时我所知道的石牌是汉江中游的重镇,是漯河、北河、唐河的主要水路运输通道。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江西等省籍的船只川流不息,还有全国各地著名商号设有分号、当铺、会馆等,是汉江物资集散地、商贸中转站,有“小汉口”之美称。镇上除了山街和集街两条较长的街道外,其余的街道虽比较短窄,但如蛛网密布,数不胜数,十分繁华。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石牌古镇历史上曾经三次隶属于荆门(唐朝、后晋、宋朝)。待我到石牌当学徒,石牌虽然早已属钟祥县管辖,但是不知何故,荆门在石牌镇上仍有一小块飞地——杜家巷。

晚清和民国时期石牌镇的四大望族(吴、胡、潘、杜)之一的杜氏家族,早在乾隆年间就有了两大商号——杜宏昇和杜春泰,主营土布及染坊,并在南漳武安堰开设分庄布店。过去从寺门口向西南不远,被山街、集街、西街、上正街包围的中间,有一个不足百米的小巷子,杜氏家族的宅第、商铺环绕四周,故称此巷为杜家巷子(俗称“屎巷子”)。其产权、居民和一切行政事务均属荆门县直接管辖,有点类似现在外国驻中国领事馆的味道,专门负责办理荆门以东各乡(镇)缴结的“田赋”等事项,所收的“田赋税”稻粮直接由汉江石牌港口下河,装船运往汉口销售。

直到解放后的1949年的下半年,杜家巷才随着荆钟县的撤销而移交钟祥县管辖。但是直到今天,我仍未弄明白,杜家巷何时、何因而成为荆门的飞地?

2023年5月20日于荆门

附:杜家巷

杜家巷,又有不雅之称“屎巷子”,此巷乃是千年古镇石牌三巷(杜家巷、吴家巷、水巷子)之一,据传隶属荆门州制下,上正街与山街极便通衢,前清富商吴合兴当铺门户,缓解闹市相攘。一九七三年建石牌农机供应站,北端被阻截,南端今新建民宅全占,古迹就此荡然无存,背离便民初衷,天知据实而记之。

二0一七年丁酉孟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杜家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林发海

【作者简介】林发海,湖北荆门人,1932年2月1日出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2月入党,退休前任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