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万吨级以下的民用海轮,一般要求面对12级台风不会翻沉。而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则要求在17级台风下不会翻沉。也就是最高瞬间风速超过60米每秒,浪高达到20米级或者更大!毕竟原则上船舶的吨位越大,在台风巨浪下相对就更安全。但是所有的军舰不论大小。其抗沉性一般比民船都要再高出一个等级。当今的绝大多数水面舰艇,其实都是全封闭舰身的,即使短时间内全舰除了烟筒外都没入海水中,仍可以确保很快再上浮起来。至于潜艇就更不用说了;哪怕面对地球上最猛烈的风暴,只要下潜到100米以下,则可以照样睡个安稳觉。美式核动力航母的最大抗风能力设计在80米每秒,也就是相当于20级台风。目前被怀疑曾经在地球上出现过。只不过大多数测风仪在这个速度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会被当场吹报废;因此目前承认的最高台风风速基本不超过75米每秒。而苏式航母,也就是所谓的载机巡洋舰则更狠,直接把抗风能力定位在100米每秒!还从来没有被记录到地球表面有这么高的超级风速,就是在高空也没有发现过。1143.5级与1143.6级,也就是库舰与16舰,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设计的。而后来被拆毁的乌舰,也是同样可以抗100米每秒的超级强风。如果以此类推,那么内部结构与乌舰必然有很深渊源的8万余吨平台,也必然会有100米级的超强抗风能力。苏式与类苏式载机平台比美式超级核动力平台的抗风能力平均强出20米每秒,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干舷高度比美式要低至少3米!也就是小鹰级与尼米兹级,甚至包括福特级,在正常排水量下,飞行甲板距离海面,应该在18米到1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之间;而库舰与其姊妹舰,正常排水下,飞行甲板距离海面在15米以下。基本上就是少了整整一层!相反,吨位比正规航母要小的两栖攻击舰。其干舷高度反倒要高得多。比如仅仅2万多吨的西北风级,其干舷高度就直接超过21米。所有黄蜂级与美国级的干舷高度也普遍超过20米;东方大国的4艘4万吨级平台的干舷高度估计在19米左右。如果以此推断,那么5万吨级的新平台,干舷高度是否也继续保持19米级?这肯定是不行滴。如果继续是19米级,那么绝对实现不了类似正规航母的抗风性;横摇周期也无法满足安全起降20吨级以上的有人或者无人舰载机。考虑到5万吨新平台已经确定有115米级的正规电弹,那么其横摇稳性与综合抗风浪能力,必须至少达到正规平台的8成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其干舷高度就绝对不能超过17米级!即使与自家的4万吨级平台对比,也直接压缩了2米,对比美国级更是压缩了3米。如果还保留大型泛水坞舱,如何确保高度不超标呢?一个办法就是压缩机库高度。正规航母机库净高7.5到8米,其实可以布置1.5层飞机。也就是可以把部分直升机悬挂在机库顶部空间。如果取消这种能力,那么机库完全可以压缩到6米之内,只比正宗有人战机的垂尾稍微高点就够了。这样干舷总高17米,一次性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