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周起,全国高考生及其家长们纷纷开启了大学志愿的终极选择。

要在浩如烟海的海内外高校专业信息中,锚定适合自己的目标,首先需要解决“信息差”的问题。而一位“网红名师”的360度真人咨询服务,费用可能会高达万元。

与真人相比,AI的性价比则要高得多:只要填写自己的高考分数、科目、城市区域,即可一键出志愿!即使所谓的VIP服务收费也不过千元。“AI志愿小助手”不仅能大幅节省学生和家长在海量信息中摸索的时间,甚至还能发现平时关注不到的关键信息。

事实上,除了填报志愿的过程,AI也在从根本上影响着大学志愿的选择方向。

很多家长从孩子上中学起就开始关注大学专业选择问题了。他们希望孩子可以考上那些可以在未来驾驭AI的专业,可以与AI共生的专业,而不是被AI取代的专业。但是今天选择AI的同学们,会在四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求职的时候,“被AI反选吗”?今天的热门专业和技能,在四年后还能保持同样的热度嘛?

目前的AI算法更多是基于过去人类行为活动大数据的预测,还谈不上能完全预测未来趋势,甚至都不能预测它自己...我们和AI都不知道,在未来几年内,AI将从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活动?包括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需,以及一个人的职业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过去两年来,AI已经搅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

2023年,领英曾分析了全球范围内,GAI对领英会员工作和技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将影响程度分为三大类,增强型8%(可能因AI变得更高效);颠覆型47%(可能被AI取代或彻底改变工作性质);绝缘型45%(暂时不会受到AI影响)。

领英研究还发现了超过500个可能受到GAI技术影响的技能,包括商业类,传媒沟通类,以及技术类工种。特别是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或许是受到GAI影响最大的工种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代表处工作的Fran,近年来接触了大量有意报考美国大学的高中生及其家长们:“他们从报考大学专业开始,就会锚定那些可以驾驭AI,或者与AI共生的专业。目前国外最火爆的大学专业中,都是能够与AI共生的学科,例如商科中的金融数学、量化金融;理工科中的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软件开发等。特别是‘信息系统管理’,目前在美国非常火爆,它是商科+数据+Tech三个学科的交叉专业。”

“此外,还有几个专业在过去两三年非常火爆,包括心理学、运动健康、运动机能学和药剂学,这也能反应当下社会对人身心健康的需求”,Fran补充说。

目前在北美市场,收入最高的工作似乎也都是理科和AI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但是几年后还会如此吗?

我们可以看看近两年红遍海内外的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岗位。提示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是训练大型语言模型,使其能理解并更好地完成任务,不需要特别深厚的编程功底,就能拿到百万+年薪。然而,当OpenAI在短短17个月内就推出了“更拟人化”的大模型GPT-4o之后,提示工程师的工作恐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随着AI模型变得更易于使用,编写提示的专业技能或许就会变得更加普及化。根据市场供求规律,这份工作也将不再那么“稀缺”和“高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飞飞教授今年在一次与斯坦福大学招生办的交流中,被问及“如何平衡ChatGPT和大学录取的问题”。她认为,大学应该录取最擅长使用ChatGPT的学生,并强烈呼吁变革教育观念,将AI工具融入教育体系。

然而,企业招聘方的人才需求变化恐怕已经远远领先于大学教育变革的速度。

就在上个月,微软和领英联手发布了一份重磅研究——《2024年全球职场趋势报告:AI化工作变革》。报告发现了一个关键趋势——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除AI等创新技术人才以外,企业高管目前最青睐“具备AI技能的非技术类人才”。与此同时,72%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软技能对于他们的企业来说比AI技能更加重要。

换句话来说,AI技能将成为必须,但软技能才是关键的胜负手。

一家全球知名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历史专业的候选人和一个软件工程科班出身的候选人同时应聘我们的软件工程师岗位。历史专业的候选人完全是基于个人兴趣自学掌握了软件编程能力。那么如果他和专业背景的候选人具备同等水平的专业能力,那么我更倾向于选择他。首先我认为他对编程技术非常有热情,其次说明这个人的自学能力非常强!”

在AI时代,软技能和技术类技术的重要性至少是旗鼓相当的,人类独有的“共情能力”等软技能甚至是驾驭AI的关键。此外,当人与AI或机器人协作的能力成为必选项时,我们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或将成为重要的加分项。

在马斯克刚收购Twitter时,他组织了一个裁员小组。该小组负责筛选出公司里“最优秀的程序员”,随后将其他人都裁掉,但整个评估过程很困难且效率很低。这时候,Twitter的一位中层程序员建议:与其选择单个程序员,不如评估和挑选那些能够精诚合作、业绩高效的团队。马斯克随即采纳了这个建议。

除团队协作能力之外,领英调研显示,目前最受全球企业高管青睐的三大软技能还包括: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管理能力。“所谓的管理能力不仅是指一个人作为企业管理者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对个人而言也很重要,它意味着一个人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能量和专注度,其实做到这三点,就足够让一个人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了”,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玩游戏和刷短视频,事实上,“职业平台”也是目前全球Z世代群体最青睐的社交平台之一。领英全球数据显示,Z世代目前是领英上增长最快的用户群体。

在北美地区,很多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就会在领英平台上建立一份自己的“职业档案”,通过获取商业洞察、关注业界前沿领袖和企业动态、学习职业技能,从而帮助自己探索未来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在英国,目前有120所高等教育机构的120多万名学生使用领英学习平台,学习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商业和技术知识。

在北美地区的Z世代领英用户中,有超过63%的用户每周至少登陆一次领英;有80%的用户表示最喜欢关注领英上的企业动态,雇主品牌和招聘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助他们探索未来更适合自己的行业领域,和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舒适区”之外,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另一项有趣的领英数据显示,北美地区的Z世代群体过去两年来增长最快的软技能是:多任务处理能力、公众表达能力、数字化营销能力;欧洲Z世代增长最快的软技能是:团队合作、设计和公众表达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经常与中国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讨论年轻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问题,包括年轻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脱颖而出?目前我们都很认可这个“三A模型”——Agility(灵活),Ambitious(抱负),Adaptive(适应性)。我觉得最后这一点对年轻人很重要,你要适应现在这个时代,而不是适应你的自我意识”,王茜认为。

毕竟很少有人在18岁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未来一个人的工作将是一系列持续变化的任务组合,因此未来的职场竞争,不仅将取决于一个人驾驭AI等先进工具的能力,也取决于他的软实力,和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能力。

正如黑塞所说,“没有永恒这个词,一切都是风景”。一次高考志愿的选择,也只是一个人职业旅程中最初所经历的一片风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