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瓜田李的猹

| 沐语纪史

这里的女子穿衣风格大胆,

夏季的衣服更是只有前后两块布片,

完全遮不住若隐若现的身体。

作为男人误入这里,可能会认为来到了天堂,但不好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地方,恋爱时女子占据主导地位,可以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只是从属地位。

在结婚当天,新娘可以去和以前的

“情人”

会面

,新郎不仅不能吃醋,还要看着新娘将20斤糯米饭送给情人当告别礼。

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这个村庄还保留着女子为尊的母系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这个村子就是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南面的

“菇类村”

,位于群山之中,与世隔绝,并没有过多被外界熟知。

菇类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瑶族和苗族人居多,整个地区充满了少数民族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一个叫

“白裤瑶族”

的民族,它是瑶族的一个支系,

以男子身穿白色七分“长裆马裤”而得名。

早期的白裤瑶族,大多生活在环境恶劣、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深山石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身居大山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俗文化、服饰文化、婚俗文化等。

即便过去很久,这里的一切依旧给人一种非常

“古老”

的感觉,他们居住着干栏式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下面用石墙围起来养牲畜,上面则用木头建造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穿着手工印染的衣服,上面有专属于族群的刺绣、图案,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男性裤子上绣的五根红线。

红线背后有一个流传于广西的传说,据说这是白裤瑶王被杀时,贴在膝盖上的5根被鲜血染红的手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贵州的白裤瑶族,这五根红线又代表了龙爪,表示了人们对龙这种强大生物的崇拜。

在白裤瑶族,恋爱是自由的,婚姻却是严肃的。这里提倡早婚,

十七岁到二十岁是最佳的结婚年龄,过了二十就算是老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婚姻上,这里“母舅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青年谈婚论嫁时,父母只能给参考意见,

只有女方母亲的兄弟或者堂兄弟点头同意,这门亲事才算是具备了成功的条件。

除了这些,这里还有砍牛送葬、捕鼠狩猎、包头禁发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古老习俗是白裤瑶人世世代代相传的传统,因此白裤瑶族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但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白裤瑶族也需要融入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来因素和时代的影响下,白裤瑶族成为了“直过民族”,意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现代生活方式。

这样的转变方式也造成了一种情况,白裤瑶族人的生活习惯并不会一下就改变。

而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置信的,

比如说开放的穿衣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的服饰

白裤瑶族的服饰十分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多为手工缝制,这和白裤瑶族人几百年来的生活习惯有关。

早在宋朝时期,白裤瑶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几经迁徙从湖南到云贵,躲在了深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中资源匮乏,族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衣服也只能就地取材,由自家的妇女缝制而成。

所以早先的白裤瑶族服装古老而简陋,呈现出朴素的生活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白裤瑶族人的服装依旧保留了族群特有的传统习俗,用料简单,但却绣有精美的花纹。

白裤瑶族女子服装中的

“两片衣”

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衣服是女性夏天的主要服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人民政府,链接已附文末

它又被称为“挂衣”,相当于一种直接挂在身上的衣服,其大胆程度要比现在的超短裤、比基尼火辣的多。

这种衣服没有衣袖,前面一块,背后一块,肩上用10厘米宽的黑布连接,很随意的搭在肩上。

不过虽然服饰简单,却有不一般的意义,前面的黑布,代表前方的路是未知的,

后面绣有“瑶王印”,代表对祖先的一种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衣服的腋下也没有扣子,全是敞开,

而且由于白裤瑶族的习俗,这里的人保留了“母系社会”的一些特征,对女性十分崇拜。

所以白裤瑶族的女性不穿内衣,不遮身体,平时走动身体若隐若现,一旦弯腰干活,

则会把身体暴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些白裤瑶族女子却不觉得有丝毫不妥,他们对女性哺育的伟大十分崇拜,觉得女性的身体并不需要隐藏,大大方方展示出来也无不妥。

相比之下,男性穿衣则是比较多的,他们上身通常穿着带有花纹图案的开衫,下面则是清一色白色裤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裤瑶族这种独特的服饰,生动的表达了族群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理念,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而除了穿衣以外,白裤瑶族“母系社会”的文化,还体现在他们的婚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特的婚恋方式

白裤瑶族女性地位崇高,男性心胸则豁达的令人难以置信。

在结婚当天,他必须允许新娘去会以前的情人,这样的习俗任谁都不敢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白裤瑶族人在结婚当天,从早上的八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四点,这八个小时的时间里,是专门留给新娘会情人的。

一般新娘都会在这个时间里,和以前的情人做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去之前还要带上家里准备好的二十斤糯米饭,当作送给情人最后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链接已附文末

整个告别仪式是公开透明的,家人、亲朋好友都会知晓,新郎如果不能忍受新娘有情人的事实,还会受到族人的指责,认为这个新郎小肚鸡肠。

之所以每个姑娘都有情人,其实和白裤瑶族人开放的恋爱观挂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裤瑶族女性大胆热烈,在恋爱中经常主动出击,他们主动选择男子,大胆追求,男性则处在被动的状态。

在白裤瑶的圩日,约定俗成的青年男女会走出家门,涌向湖边,去寻找各自的意中人,这样的习俗被称为“赶夜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夜街上,湖边到处可以看见亲亲我我的白裤瑶情侣,整个街上人山人海,随处弥漫着浪漫气息。

不过外人参加夜街,也是没有用的,白裤瑶一般不与外族通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这样的穿着,这样的文化习俗,不少人都觉得菇类村白裤瑶族是落后的代表,但那里的人生活的很开心。

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存在即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北青网,链接已附文末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

”,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中国新闻网:《广西南丹白裤瑶婚俗奇特 结婚当天新娘可会情人》,2004-01-09

2.中国国家地理:《白裤瑶族:人类文明的活化石》,2014-12-22

3.南丹县人民政府:《白裤瑶不为人知的四个秘密》,2019-04-18

4.北青网:《白裤瑶铜鼓舞从乡土走向国际舞台》,2024-06-09

5.广西县域经济网:《“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探访南丹白裤瑶》,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