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
转债兼具“债性”与“股性”。转债本质上是债券,有固定面值与票息,并在到期后需要还本付息,但同时还赋予持有人在特定时间点后将债转成股的权利,因此其票面往往低于纯债。
在定价方面,转债与正股价格的相关性非常强,大部分时间正股涨、转债涨,正股跌、转债跌,但特殊时点又会受到债券市场波动的牵连。
一般转债价格越低代表债性更强、股性更弱,所以当前一批直奔50、60元去的低价转债,和不分行业、不分基本面一概下跌的景象,所体现出来的是公募无差别甩卖意图。潜在的错杀就是机遇,待资金回归,债性更强、基本面更好的转债大概率估值会修复。

引子

5月下旬以来,A股出现一波明显回调,沪指一度重回3000点。从结构上看,小盘股较大盘股表现更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微盘大跌的背后,是新“国九条”的发酵,其中对“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的终止上市”的新规直接导致了市场对低价股的砸盘。

截至6月25日,今年已有12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另有24家锁定退市或已进入退市整理期,此外还有大量ST股在退市边缘挣扎。

图:12家年内已完成退市公司中,7家因为股价低于1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4家年内已锁定退市的公司,同样一大半因为股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微盘的快速调整,连带把原本“进可攻、退可守”的转债也推向风暴。

中证转债指数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昨日虽然略微回调,但近五日的跌幅仍超3%。其中低价可转债更是成为下跌“重灾区”,今年1-5月涨幅最高的低价转债放量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6月24日,已经有97只转债跌破100元(面值),约占转债市场的18.23%,其中不乏像广汇转债、岭南转债这类价格直奔50、60元去的个券。

图:6月24日部分低价转债当日收盘价、涨跌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转债到底是股是债?为什么近期会跟随小微盘出现暴跌?回调后是不是一个“抄底”的机会?

转债,兼具“债性”与“股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转债其实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资产:

它具备“债性”——本质上是债券,有固定的面值和票息,并在到期后和其他债券类别一样都需要还本付息。

同时又具备“股性”——在特定时间点后,持有人可以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转股比例将手上的可转债份额转换成上市公司正股的股票。

而这种所赋予投资者转股的权利,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正股的看涨期权——如果看涨一家公司但又想避免其股价波动,那就直接买入该公司的转债,等到合适的价格将其转股。

既然赋予了投资者权利,就肯定要收取一定的回报,大部分转债的票面利率都要显著低于同一主体所发行的正常信用债。

因此,转债持有人的投资策略往往并非简单持有到期,而是重点瞄准个股,债性只是一个“安全垫”的作用。

所以在定价方面,转债与正股价格的相关性非常强,大部分时间正股涨、转债涨,正股跌、转债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转债市场与债券市场(包括利率债、信用债)的绝对相关性有限,但特定时点的债市波动还是会波及转债。

比如:2020年末永煤控股违约事件打破了市场对于国企信用债的刚兑信仰,信用债市场信心缩水,再叠加彼时中小盘表现不佳,转债在2021年初也迎来调整。

再比如:2022年末债市在地产和防控新政的带动下迎来快速调整,理财静净值下跌引发赎回潮,虽然股市受到了政策面提振,但部分转债仍然跟着遭了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轮转债调整,是“债性”与“股性”的共振

转债因为具备“股性”,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但是,本轮转债市场的下跌节奏过快,且大幅下跌的还是以原本在100面值附近的低价转债品种。

由于转债“上无顶、下有底”,所以转债价格越低一般就代表其债性更强、股性更弱,所以当前一批直奔50、60元去的低价转债,所体现出来的已经不是一般的市场波动了。

另一个特征,是低价转债不分行业、不分基本面一概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