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中央根据地一共进行了五次反“围剿”,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却因为博古与李德的错误指挥以失败告终,红军也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到达了陕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与长征,他的名字叫蔡顺礼,是一名优秀的政工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以及中纪委常委等职务。那么,蔡顺礼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蔡顺礼出生于1914年,江西省吉安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八岁的时候,蔡顺礼进入私塾读书,但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仅仅两年后,他就辍学回家,此后蔡顺礼开始学习裁缝,1927年,他参加了当地的儿童团,为工农革命队伍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蔡顺礼参加了红军,此后他在我党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以及两万五千里长征,并在1935年11月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蔡顺礼继续参加了直罗镇战役等巩固与建设陕北根据地的战斗,他也在战斗中得到历练,成为一名营级干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蔡顺礼主要活跃在晋察冀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他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蔡顺礼继续留在晋察冀根据地,参加了解放华北地区的一系列战斗。太原解放后,蔡顺礼又一路西进,支援了西北的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蔡顺礼担任了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也是在担任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期间,他奉命调查了陈再道上将的儿子。这件事要从1960年说起,这一年,陈再道上将的儿子陈东平被保送进入哈军工,在这之前,陈东平是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到了哈军工之后,严格的生活学习环境让陈东平适应不了,1962年,陈东平办理了病休,回到家中休养。

回到家后,陈东平在家中听了很多敌台的广播,思想逐渐堕落腐化,他甚至给国外的组织写信,要求“入伙”。1962年12月1日,湖北省公安厅查获一封写给境外特务机关的信,经过摸排后,查明是陈东平所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省委与总政治部对这件事都非常重视,陈东平毕竟是陈再道上将的儿子,所以直到1963年3月18日,在有了充足的证据之后,49岁的蔡顺礼才率领工作组前往哈军工,调查陈东平的案件。

到达哈军工后,蔡顺礼不仅认真调查了陈东平的案件,出具了《关于陈东平案件调查处理情况的报告》,而且还了解了其他高干子弟的心理状况,并召开相关会议与他们谈心,向他们说明陈东平案件的危害性,圆满完成了调查陈东平案件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蔡顺礼又担任了昆明军区副政委以及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委等职务。1982年,蔡顺礼当选为中纪委常委,主要负责中南地区的纪检工作,他也投身改革开放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建设当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晚年的蔡顺礼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09年因病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