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的隐蔽战线有三位英雄,他们分别是李克农、钱壮飞与胡底,革命时期,他们深入龙潭虎穴,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组织,也被称为“龙潭三杰”。除了“龙潭三杰”之外,我党隐蔽战线还有“龙潭后三杰”,这三人分别是熊向晖、申健和陈忠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龙潭后三杰”之首,他的名字叫熊向晖。革命时期,熊向晖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担任了胡宗南的秘书等职务,为组织提供了大量可靠情报,那么,熊向晖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熊向晖出生于1919年,山东省掖县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熊向晖天资聪颖,记忆力极强,1936年,17岁的熊向晖考入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也是这一年,熊向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1936年年底,熊向晖加入了我党,1937年年底,熊向晖遵照组织的指示,前往长沙,报名参加了胡宗南部队的湖南青年第三战地服务团。前面我们说了,熊向晖出生于大户人家,又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博闻强识,仪表不俗,胡宗南非常欣赏他,不久后,熊向晖被胡宗南送到了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之后,熊向晖成为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主要负责处理机密文电和日常事务,并帮助胡宗南起草讲话稿。那段时期,蒋介石下达给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晖处理,胡宗南向部队下达的命令,也由熊向晖起草。可以说,熊向晖掌握着胡宗南部队的一举一动。

也是借助这个机会,熊向晖源源不断地把可靠情报提供给组织,比如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安排胡宗南率50万大军闪电进攻延安,当时延安仅有359旅驻守,如果国民党的这次闪电战成功,后果不堪设想。熊向晖获取这份情报后及时传递给延安,此后董必武在重庆以舆论的方式揭露了国民党挑起内战的行径,促使国民党放弃进攻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1947年,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时,也是熊向晖提前把情报传递给延安,使得中央及时转移,延安只剩下了一座空城,胡宗南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也多次表扬熊向晖在隐蔽战线作出的贡献,曾称熊向晖“一人能顶几个师”,足见熊向晖在革命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

1947年5月,熊向晖前往美国留学,不久后,国民党也发现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但因为熊向晖已身在美国,国民党对他无可奈何。1948年,熊向晖回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外交部门工作,担任了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投身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建设。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熊向晖参与了中美外交的一些重大活动,并持续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致力于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3年,熊向晖担任了调查部副部长,1978年,他又兼任了统战部副部长,继续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殚精竭虑地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熊向晖被调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担任了副董事长一职,投身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的建设当中。晚年的熊向晖还亲自撰写了自己的回忆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2005年,熊向晖因病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