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即将进入香港职场的同学,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港版社保”,也就是香港强积金。

香港强积金是什么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不只是职场萌新,很多在港工作多年的同学也都没搞懂上面这个问题,甚至因为了解不够多而被骗、被判刑的大有人在。很快又要有一大波同学要成为港漂“打工仔”了,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唠一唠在港打工必须了解的“香港强积金”!

留港工作必了解:香港强积金

强积金制度是香港劳动者退休保障的重要基石,了解这个制度并维护其健康运转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何为“强积金”?

强积金(MPF)即强制性公积金计划(Mandatory Provident Fund),是港府为保障劳动者退休生活而设立的一种强制性储蓄计划,该计划于2000年12月开始实施。

在香港,政府要求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目前比例为5%)缴纳强积金至专门的强积金账户,个体经营者也需要为自己缴纳强积金。

强积金账户大多数由受托人管理,受托人多为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时受托人会提供不同的投资选择以期增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强积金”的作用

①退休后的重要保障

简单来说,强积金就是香港的一项“员工退休保障”制度。雇主和员工共同为雇员的退休生活进行储蓄,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退休金海”,是打工人在港退休后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此外,对于想要获取“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同学来说,强积金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②申请“香港永居身份”的强有力证明

非永久居民转为永久居民的一个核心条件是“通常居住于香港连续7年或以上”。

“通常居住”是香港入境事务处评估个人是否有资格转为永久居民的重要标准,而强积金便是这份证明中的一份关键材料。它不仅能够体现你在香港的工作稳定性,更是你长期居住计划的有力佐证。

特别是对于持有IANG签证、专才计划和高才计划等需要通过在香港工作来实现续签的人士来说,MPF的重要性更是无可替代。

“港版社保”强积金与内地社保的区别

内地社保的主要项目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香港强积金一般对标的是内地的“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金。

香港强积金与内地养老保险虽然都是社会保障性计划,但在缴纳费用、领取方式、投资方式等多方面均有差异。

缴纳费用:内地比例各不相同,香港统一5%。

以广东省为例,按照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工作安排:参保用人单位(含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按缴费比例15%(个人交8%)申报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对于香港强积金,雇员及雇主双方须分别向强积金账户作出雇员有关入息的5%(企业和个人各交5%)的供款,并受最低及最高有关入息水平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香港强积金管理局

② 领取方式:内地按月领取,香港三种方式任选其一。

内地养老保险参保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便可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身故。

内地工作者退休后,每个人可以领到的养老金金额都不太相同,具体与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养老金领取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等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香港强积金计划成员需年满65岁才可提取强积金,提取则是三种方式任选其一:分期提取/一笔过提取/保留在强积金计划内继续投资。

③ 投资方式:内地保守稳健,香港自由伴随风险。

内地的养老保险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在资产配置上对权益类投资的比例设定了严格的上限,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在股票、股票基金等较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投资比例,不能超过基金净值的30%。

整体而言,基金的投资风格偏向保守,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类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香港强积金则允许参与者灵活选择投资基金。

在强积金框架内,每个强积金计划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保守型基金选项。受托人提供多种强积金计划,每个计划下设有多个成分基金(包括从低风险到高风险、潜在增长各异的基金选项)以适应不同计划成员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满足计划成员的不同投资需求。

总结下来就是:香港强积金更具市场化特性,允许受托人自由挑选多样的基金组合,投资灵活,既有获得收益的可能,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内地的“五险一金”则遵循国家设定的强制性标准。

了解完强积金,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在强积金方面,我们“能被怎么骗”?

提前提取强积金?就算是被骗也要判刑!

2022年末至今,警方接连接获强积金受托人公司的举报,称有多名强积金供款人利用虚假证明提早提取强积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6月11日-14日,警方开展了代号为"孤灯"的行动,以涉嫌"诈骗"和"使用虚假文件"的罪名,共逮捕25名供款人,包括18名男性和7名女性,涉案金额约570万港元!

诈骗犯被判刑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但是你有听说过被骗的人也被警方判刑的吗?

轻信中介,打工人提取强积金被拘留!

2023年年底,一家强积金托管公司向警方报案,称怀疑有强积金缴纳者利用假文件试图提前取出强积金,牵涉14起申请,总金额超过380万港元!单笔申请最高金额达到30万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经过调查,警方于2023年12月4日执行代号为“捉影”的行动,该行动逮捕了14名涉嫌欺诈和使用伪造文件的人员,其中6人已被正式起诉并于24年1月出庭。

事后据部分被捕者透露:他们曾接到自称是中介或经纪的陌生电话,声称提供个人信息即可提前取回强积金,但成功取回资金后需要付给这些所谓的中介或经纪30%至40%的佣金。

看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提取强积金就安全了,但“所托非人”也有可能让自己陷入骗局、

强积金委托给中介代理?小心“被”永久离港!

今年4月-5月,廉属打击了一个涉嫌通过贪腐欺骗手段、利用假证明文件提前提取强积金的犯罪团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其中的一名涉案人员黄锦辉,就是富达保险的一名所谓强积金中介。

2021年7月-2023年8月期间,涉案人曾协助客户在永明信托开设并转移强积金账户,虚假声称客户将永久离港并提交不实证明,导致永明信托批准提取申请,但事实上这些客户并无搬迁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经过彻底调查,廉政公署于4月30日已经对黄锦辉及其四位客户提出诉讼,之后这五人已被廉政公署保释,并于5月2日在东区裁判法院出庭。

以上这些案件也再次提醒我们:不管是自己操作还是他人代办,提取强积金都需谨慎!切勿利用虚假材料进行非法提取强积金,一旦被发现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或许有同学还有疑问:难道就不能提前领取香港强积金了吗?其实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提取方式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