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成绩及相应分数线相继揭晓,考生们即将迎来填报志愿的重要环节。在这一关键时刻,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无疑是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又一道重要考题。6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多所高校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保险学这一专业的解读、介绍等信息,积极抛出橄榄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保险学这一专业会主攻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何?欲进入保险企业从事工作,还有哪些专业方向可考虑?

"保险学"喊你报考

临近报考的关键期,不仅考生和家长们在积极探寻合适的专业和学校,各大高校也在通过发布专业介绍等信息,向考生们展示自身的教育特色和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以及广东金融学院等多所知名高校陆续公布了各自保险业的专业介绍,为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详细的参考。

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发布的信息显示,该校的保险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熟悉家庭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精通保险与金融领域专业知识,掌握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山东财经大学发布的信息显示,该校保险学注重数字创新,突出"重交叉、厚基础、偏应用"特色,形成了"数字+保险+服务"三位一体的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书记赵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该校保险专业设置在金融学院,以保险精算为特色,学习内容既涵盖风险管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也涵盖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等精算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保险学也称风险管理与保险学,整体而言,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保险基本理论的高级人才。据"阳光高考"官网,目前开设保险学专业的院校共有121所,包括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保险学,学什么?

保险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丰富且全面,它涵盖了从基础通识课程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广泛领域。

对于保险学专业主要学习哪些课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表示,大学需要修读基础的通识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等相关基础课程。当然,作为大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专业基础要学习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等基础课程。

"本科保险学专业目前主要聚焦在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相关课程体系,因此,还要学习保险学、利息理论、风险管理学等基础课程,以及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保险经济学、保险会计学、保险投资学、保险法等专业基础课程。"谢远涛进一步表示,部分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还会细分专业,开设风险评估与风险融资、社会保障经济学、医疗保险、人身保险产品、海上保险学、再保险、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员工福利计划、金融风险分析、保险投资分析、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家族办公室管理、理财规划与保险、保险营销学、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等选修课程。

总体而言,保险学专业主要课程会涵盖国际金融学、保险学原理、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法、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学等课程。而对于考生来说,判断这一专业适不适合自己至关重要。赵明表示,保险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特征,文理科学生均能报考,建议想从事风险管理、精算或想进入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的同学报考。

"保险是应用场景,具体还需要有大数据、精算、法律与财务等学科交叉才能更好发挥实力。"对于给考生的建议,谢远涛表示,保险越来越趋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技术+场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技术层面,应用最多的一方面是精算,另一方面便是科技与大数据。保险既有商业保险,又有社会保险,更强调商保与社保相互支撑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充足的师生规模是良好培育质量的保障。

学保险不等于"卖保险"

曾几何时,提及保险,部分人心中可能会闪过担心买了不赔的隐忧;甚至在谈论这一话题或接触卖保险的代理人时,也可能会有人不自主地想要逃避。

当前,保险业正逐渐摆脱准入低门槛的"人海战术",高质量发展成为一大趋势。并且,单纯的保险销售仅是保险链条中的其中一环,还有诸如精算、核保、理赔等较多内外勤岗位。

基于政策等层面的助推因素,保险业发展空间巨大,就业前景广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指出,保险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连接各行各业、关系国计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手段。保险源于互助共济、风险共担,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与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天然契合。

保险业作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在赵明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保险行业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人们对保险的认知逐渐加深,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为保险学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学有所成之时,保险学毕业生将"何去何从"?据了解,就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两条线,谢远涛表示,一条是行政主导的线,例如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证监会、人社部、商务部等,也包括地方金融监管局、人社局等就业通道;另一条是企业,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等相关商业企业都需要保险学相关毕业生补充力量。

其实,毕业后欲从事保险相关的工作,可供报考的专业并非只有冠名保险二字的保险学,业内人士表示,还有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的精算师专业,一度有着"百万年薪"的"传说"。此外,从各家险企校招计划披露的岗位信息来看,科技类特别是金融科技类人才较为抢手。险企层面,各家险企正不断加码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为未来发展蓄力。

薪资待遇层面,某招聘平台发布的《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保险行业招聘薪酬能达到中上游水平。具体而言,2024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平均薪酬位列第六位,紧随电子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后,平均薪酬为1.17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