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发出告知书

参加假期校外培训须谨慎

2024年暑假来临,为切实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南阳市“双减”协调机制办公室向全市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发出假期校外培训告知书,提醒各位学生和家长, 假期不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合规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告知一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

孩子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学习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的教育。希望广大家长朋友要正确认识“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树立正确教育观、成才观,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规划,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要正确看待校外培训作用,尊重孩子的意见,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暑假期间,多一些亲情陪伴和亲子互动,多引导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切实减轻孩子过重的课外学习负担。

告知二

假期不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

中小学生暑假期间, 全市51家合规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将按下暂停键,暂停中小学学科培训,其他机构或个人也不得在暑假期间以教育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托管托育、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素质拓展、AI自习室、国学素养、思维训练、家教指导、游学研学、夏令营、智能学习机体验课等名义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严禁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暑期校外培训,违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敬请广大中小学学生(幼儿)及家长不要参与或组织任何形式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与经济纠纷,自身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障。如确有学科类培训需求的,可登陆教育部研发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方网站(https://basic.smartedu.cn/)进行免费线上学习。

告知三

清醒认识违规培训存在的风险

假期来临,一些培训机构或个人违规开展培训,给参加培训的学生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一是人身安全有风险。违规培训往往因场地面积、消防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安全等达不到审批标准未通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安全隐患多。部分机构为逃避检查,经常锁死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培训质量有风险。这些机构教学人员很多不具备教师资格,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合法不合规,广告宣传或夸大或虚假,培训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三是资金安全有风险。在全国上下持续坚决打击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形势下,尤其是《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机构和个人非法组织培训的行为将没有生存空间,一些机构和个人极易“卷款跑路”,发生“退费难”和“维权难”等问题。

四是虚假宣传有风险。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与任何单位和个人联合举办选拔性考试,社会上各类机构、个人组织开展的以升学为目的的选拔性考试,或其他任何考试,其结果都不被承认,也不可能被作为入学依据。凡是以“名校升学”为幌子,收取报名费、培训费和中介费的行为,均属于违规违法行为。请自觉遵守招生政策,切勿轻信任何校外培训机构、个人的招生入学承诺,谨防上当受骗。同时,也请广大学生、家长不要通过任何途径传播违规和虚假的培训信息。

告知四

审慎合理选择非学科培训

全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由相应主管部门进行分类审批监管,如您的孩子确有艺术、体育、科技类培训需求, 请家长朋友们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查询并选择资质齐全、通过审批的合规培训机构,并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与机构各执一份,不能以口头约定代替合同。务必通过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不得一次性缴纳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金额超过5000元的培训费。

家长缴费完成后一定要及时索取与机构名称一致的税务发票,防范预付费相关消费风险,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在产生退费等纠纷时,请家长朋友首先根据合同内容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协商达不成一致的,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属地非学科机构管理部门投诉。

告知五

全方位监督校外违规培训

“双减”工作是国家政策,是“双减”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的共同任务,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责任。暑假期间,南阳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将组织各县(市区)和有关主管部门,通过县区普查和市级抽查的方式,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 一旦发现违规培训机构,立即查封,限期清退学费,情节严重的将依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从重处罚。为有效治理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南阳市“双减”办进一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家长可选择“校外培训随手拍APP”投诉平台举报,也可拨打电话进行举报。

来源:南阳日报

长按识别加南阳家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