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在耕耘交响乐的未来,让音乐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晚,在细雨中的相辉堂,学习圆号多年的复旦大学数学系大四女生钱琨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柏林爱乐乐团圆号演奏家莎拉·维利斯,她是柏林爱乐乐团历史上首位女性铜管演奏家。跟莎拉·维利斯一同来到复旦校园的,是柏林爱乐历史最悠久的室内乐团之一——柏林爱乐铜管室内乐团。

6月24日至7月2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在上海”艺术地图将遍及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预计将触达3万人次受众。除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4场5分钟售罄的交响音乐会,还有在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YOUNG剧场、滴水湖剧院等地举行的7场室内乐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爱乐圆号演奏家莎拉·维利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爱乐铜管室内乐团

音乐家们还将来到上海广播艺术中心、上海爱乐乐团、浦东民办筑桥实验小学、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带来公开彩排、大师班、艺术讲座、彩排探班、音乐兴趣课、大师课等。即使没有抢到演出票,也有机会与柏林爱乐的艺术家们亲密邂逅。

18时45分,复旦大学的师生们开始入场。数百张免费预约的入场券,只用了20秒就被抢完,钱琨很幸运地得到一张入场券。“太难抢了,我室友就没抢到。不用花钱,在校园里就能听到柏林爱乐的室内乐音乐会,对我来说,就像本科毕业前一个珍贵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爱乐铜管室内乐团演出现场

更让钱琨高兴的,是和偶像莎拉·维利斯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维利斯一头及肩的短发,笑容灿烂地出现在钱琨面前。小时候,一位老师曾对维利斯说,圆号并不适合她,因为那是男孩的东西,但她却痴迷于这件乐器。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女性也可以成为世界顶尖的圆号演奏家。

“我告诉莎拉·维利斯,我看过她许多演出视频,还听过她的唱片,她给了我许多鼓励。我从11岁开始学圆号,学业再繁忙也没放弃过,音乐给了我许多慰藉。我发现,数学系有许多同学都热爱古典音乐,音乐帮助我们达成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成为更完整的人。”钱琨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莎拉·维利斯与复旦附中管乐团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附中管乐团快闪

柏林爱乐铜管室内乐团是柏林爱乐所有小型合奏团中演出时间最长的室内乐团之一,他们登台演奏了威廉姆·伯德的《牛津伯爵进行曲》,巴赫的《三首合唱序曲》、约翰·道兰德的《歌曲集》、莫扎特的《夜之女王》等作品,细致入微的技巧和优美的音色赢得了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演出在相辉堂北堂进行,为了让更多师生欣赏到柏林爱乐的室内乐演出,相辉堂南堂同步直播,让观众人数增加至1000余人。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潘孝楠说:“能把柏林爱乐的演奏家们请到复旦,师生们的反响非常热烈。复旦大学追求‘全人教育’,除了科学上的发展、科研上的突破,还要有健全的人格,美育的作用十分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学生观看柏林爱乐铜管室内乐团音乐会

音乐会前,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进行了20分钟的导赏。在德国留学期间,王勇就对德国各大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艺术普及印象深刻。“在欧洲,古典音乐的观众常常都是‘银发族’,各个团都在思考如何进行交响乐普及,如何拓展年轻观众。这一次在上海,有限的时间里,柏林爱乐将艺术教育做到了极致,可谓全面开花。他们在耕耘交响乐的未来,让音乐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6月25日当天,柏林爱乐的演奏家们兵分两路,与复旦附中管乐团进行了交流,还在浦东筑桥实验小学开设了一场大师班。柏林爱乐中提琴首席梅第扬说:“柏林爱乐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让古典乐被更多人喜爱,是古典乐从业者视为己任的事,只有培养更多听众,才会涌现出更多优秀音乐家,古典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林爱乐在上海”艺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