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棋逢对手

跨越8000多公里,柏林爱乐和王羽佳把几天前刚刚演完的柏林森林音乐会“平移”至上海,时差被缩短,曲目还烫手。

连绵不绝的梅雨并未浇灭观众的热情,6月26日、27日、29日、30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在上海”有四场交响乐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首场演出,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基里尔·别特连科率柏林爱乐全团近120位乐手登台,以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开场,仿佛为观众打开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晚,柏林爱乐携手王羽佳在上海大剧院带来“柏林爱乐在上海”首场交响音乐会 蔡晴 摄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声音

观众席里,坐着指挥家汤沐海和她的女儿,1983年,他曾受卡拉扬之邀指挥过柏林爱乐。“卡拉扬为柏林爱乐奠定了深厚、安宁,又有一丝温暖的声音,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声音。”

40年过去了,柏林爱乐发生了一些改变。“它雄风仍存,而乐手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了,女性成员也越来越多,这让柏林爱乐的声音更加五彩缤纷,他们可以驾驭多元风格的作品。”

上半场,钢琴家王羽佳一出现就毫无悬念地成为全场焦点。她一身绿色长裙,脚踩“恨天高”,小麦色的皮肤、飒爽的笑容和标志性的90度俯冲式鞠躬,令熟悉她的乐迷会心一笑。她与乐团带来普罗科菲耶夫的《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王羽佳和柏林爱乐的合作开始于2015年,演绎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出效果非常棒,我立刻深深爱上了柏林爱乐。于是很快我就又去柏林爱乐了,很幸运的是我确实做到了。”王羽佳说。

2017年柏林爱乐来上海时,原定合作的钢琴家郎朗左臂腱鞘炎未能痊愈,王羽佳临危受命,在第一场音乐会中演奏了以高难度著称的巴托克《第二钢琴协奏曲》。

时任柏林爱乐艺术总监西蒙·拉特说:“很惊喜遇到了第二位在弹奏巴托克《第二钢琴协奏曲》方面最优秀的中国钢琴家,和郎朗相比,王羽佳是完全不同类型的演奏家,郎朗的风格偏法式,她更偏俄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羽佳与柏林爱乐再度合作 蔡晴 摄

这一次,听完王羽佳弹普罗科菲耶夫《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汤沐海说:“她的技巧有目共睹,对音乐的掌控力也可以用‘完美’形容。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是敲击式的,可能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打击乐手。她和柏林爱乐的合作,棋逢对手,相得益彰。”

令人惊喜的是,在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王羽佳连续返场三次,演奏了柴可夫斯基(怀尔德改编)的《四小天鹅》、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和格鲁克(斯甘巴蒂改编)的《旋律》。

这一刻,整座剧场都属于王羽佳,柏林爱乐的乐手们松弛地坐在台上,欣赏着她的表演。谢幕时,她的高跟鞋不小心踩到裙角,她提起裙子,不好意思地笑着走向后台,许多观众也忍俊不禁。

“王羽佳太帅气、太潇洒了,她颠覆了我对钢琴的认知,非常震撼。”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黄浦比乐中学音乐老师魏陶说,“怀尔德改编的《四小天鹅》非常好,好像每一只小天鹅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格鲁克的《旋律》就像一首诗,歌唱性非常强,如同一段真诚的独白触动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6日晚,柏林爱乐携手王羽佳在上海大剧院带来“柏林爱乐在上海”首场交响音乐会 蔡晴 摄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下半场属于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基里尔·别特连科指挥柏林爱乐带来《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达芙妮与克罗伊》第二组曲和《波莱罗舞曲》三部拉威尔的作品。

“整个乐团的演奏真的充满了生命力,感染力啊!特别是在演奏拉威尔的三首作品时,乐团音色变化之细腻,各声部声音之平衡,实在无可挑剔。”乐评人李严欢说,“别特连科能够将柏林爱乐个性中深深隐藏的不同方面展现出来,音乐中的每种表情、个性都表达得那么清晰,《达芙妮与克罗伊》中的‘黎明’流动似水,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又实在是浪漫柔情,感人肺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会后,王羽佳和柏林爱乐的演奏家们为乐迷签名

2011年在上海大剧院听完柏林爱乐演绎拉威尔《小丑的晨歌》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孙扬一直念念不忘。而这一次,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又刷新了她对这部作品、这支乐团的认识。乐曲尾声,整个乐团都像在跳舞,乐团中每一位首席的独奏都让人惊叹。

“我学音乐的第一天,父亲就把柏林爱乐的唱片摆在我面前,这支乐团在我们心中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是标准和指南。每次听他们的音乐会,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鞭策和指引,希望自己对音乐的态度能像他们一样,真诚、热烈、深情。”孙扬说。

作为全国唯一一站,本次“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吸引大量外省市观众乃至海外观众。数据显示,超过40%的购票观众来自境外及全国各地。18岁的张新朗从广州打“飞的”而来。刚刚结束高考的他笑称这场音乐会是过去一个月的“生存指望”:“我爱柏林,也爱王羽佳,这次的梦幻组合实现了偶像同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出结束后,柏林爱乐的演奏家们为乐迷签名

在密集的鼓点中,压轴上演的《波莱罗舞曲》层层叠叠推进,像一条条小河从四面八方汇聚,流淌不息,又像永不会结束的舞会,邀请观众一起跳舞。谢幕时,在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中,基里尔·别特连科腼腆地微笑着,像个孩子。

“一直很好奇,‘社恐’的别特连科会和乐团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看完整场演出后,我只说一句:一切都是恰好的样子!”乐迷爱米粒说。“他的指挥有大开大合,也有细腻的微动作,表现感情浓烈、激动之处竟跳起舞来。这哪是一位社恐人士,在音乐世界里他就是一位热情洋溢、情感细腻的‘王者’。”

爱米粒只抢到这一场音乐会门票,而比她幸运的郑颖峰集齐了四场交响乐门票。“我最期待柏林爱乐演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最后一位巨匠,这是柏林爱乐压箱底的曲目,非常宏大、震撼。”

演出结束后,王羽佳和柏林爱乐的几位音乐家一起,在上海大剧院大堂为乐迷签名,亲切互动,郑颖峰幸运地拿到了签名。他的两位乐迷朋友,为了柏林爱乐的音乐会也专程从广州赶来,有人连听两场,有人要在上海住上近一周,听完四场。柏林爱乐给了他们“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的理由。

走出剧场,天还在下雨,郑颖峰和朋友们心满意足,去黄河路吃宵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