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4北京国际摩托车展览会(下称北京国际摩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落幕。记者了解到,本届北京国际摩展总规模达71400平方米,共有来自中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英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220家摩托车行业知名企业汇聚于此。其中来自海内外的摩托车整车品牌企业52家,现场展出整车超过1300台。4天展期共举办新车、新品发布会等活动逾30场,发布新车50余款,吸引10多万人次到场参观。北京国际摩展不仅展示出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也成为观察未来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计和功能全面升级

本届展会展示内容集传统和新能源摩托车、骑行装备、零部件、改装、摩托车文化等静态展示与试驾体验、车辆演示活动于一体。小牛、新日、雅迪等电动车品牌集体参展,带来全场景智驾越野电摩托、悬浮式跨骑造型摩托车等六七款车型,续航里程均突破百公里。

在2024北京国际摩托车展览会首日,长城汽车发布了全球首款8缸摩托车——长城灵魂SOUO。董事长魏建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理应拥有自己的高端摩托品牌,此次8缸摩托车的成功研发说明,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出令摩友自豪的重机摩托。

魏建军表示,尽管中国拥有不少摩托车产业链,但高端摩托车的产业链仍较少,且整体水平偏低,要通过打造品牌、提供极致质量和提升用户体验,逐步扩大市场。

在本届北京摩展上,庞巴迪携全线产品亮相,以覆盖水陆沙雪全地表的产品矩阵,为用户带来“全季节、全场景、无极限”的户外动力新生活。“在北京摩展这一全球性行业盛会上,每年都会看到很多国际品牌来到现场。今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中国品牌携新技术、新产品来到现场,充分证明中国这一行业的‘焕新’向上,我们也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庞巴迪动力产品中国区总经理王媛说。

钱江摩托展示出风冷踏板平台、V缸水冷平台、四缸水冷跨骑平台等15款发动机产品,已覆盖踏板、仿赛、街车、ADV、巡航等各个产品类目,并面向各主机厂商进行公开销售。

在此次北京国际摩展中展出的各类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全面的功能升级,引起了广泛关注。MOTOEYE头盔智能HUD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其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下,蕴藏着前沿的科技内核。特别是其AR显示模组,巧妙地实现了关键信息的直观呈现,使骑行者无需分心,即可随时掌握必要信息,极大提升了骑行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企相继布局电动化“新赛道”

近些年,中国摩托车行业抓住“个性化”“大排量化”升级趋势,纷纷向更多细分领域、小众品类发力,大排量、赛车、越野车、新能源等车型和品类成为新的竞争高地,带动产品附加值走上新台阶。席卷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趋势正加速蔓延至摩托车市场,新技术赋能下,中国摩托车产业迎来转型升级。在大排量摩托车备受青睐的同时,摩托车行业低碳转型也按下“加速键”,众多国际一线摩托车品牌相继布局电动化“新赛道”。在此赋能下,电动化给摩托车带来了智能化应用的更多可能性,帮助摩友获得更好骑行体验。

公开资料显示,雅马哈、本田、川崎、宝马等国际品牌明确提出去碳化时间点,并相继推出新能源车型。在重庆,当地明确加强新能源摩托车、中高端摩托车研发,大力发展适配高端摩托车的高端车架、电驱动等关键零部件,加快推动摩托车产业集群发展。与此同时,高速增长的电动摩托车赛道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加入。

宝马摩托车中国区总监展飞在展会上表示:“宝马摩托车同样积极推动电动化领域的发展,都市出行系列下第三款纯电车型全新BMWCE 02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为电动化转型再次树立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摩托车外贸出口稳步向好

作为北京国际摩展的前期预热活动之一,摩托车产业高峰论坛于展会前一日在北京召开。

过去几年,我国摩托车产业市场规模稳中有增,特别是以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为代表的车型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大排量摩托车以其独特的驾驶体验和时尚外观,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我国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销量达53万辆,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3倍。2024年一季度,我国大排量摩托车销量为11.6万辆,同比增长约10%。

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近年来国产休闲娱乐摩托车在外观设计和产品性能上也有着一定的进步,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和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在海外市场,我国摩托车外贸出口稳步向好,出现明显增长。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我国共出口摩托车约832万辆,同比增长8.8%。出口250ml以上(不含)排量摩托车19.8万辆,同比增长54.9%。2024年一季度,我国共出口摩托车229万辆,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李彬看来,目前我国摩托车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我国摩托车产业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国家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推动下,我国摩托车外贸出口稳步向好趋势愈加明显。

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我国摩托车的销售总量呈放缓趋势。2023年,我国摩托车销量约为1900万辆,同比下降11.34%。2023年,我国燃油摩托车内销约586万辆(不含进口车),下滑2.9%。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会上直言,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是供给能力和研发能力非常强,但短板在于消费侧。摩托车产业正是如此,尽管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非常强大,但市场需求没有跟上。

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摩托车产业目前是“朝阳产业”,但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设法释放内需。目前全国约有170个城市对摩托车实施了禁限令,这导致了大部分有购买摩托车意愿的潜在消费者无法实现购买,也无法在道路上行驶。即便购买了摩托车,也受到13年强制报废政策的制约。这使得一部分想要购买摩托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需求无法充分释放。所以,要推动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并调整这些限制措施,以更好地释放、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尽管摩托车产业的产值不高,但目前中国摩托车市场每年能拉动全社会消费额约1万亿元,因此中国摩托车市场潜力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