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津南区高标准推动医联体建设,以津南医院、津南区中医医院为突破口,将市级三甲医院与全区医疗机构相匹配,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来,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形成以人为本的全链条医疗服务,百姓对“家门口”就医的满意度“节节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2日上午,津南医院介入中心内,来自天津胸科医院心内导管室的刘寅主任正带领着津南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团队,为一位冠心病患者研究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并全过程指导手术,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打赢了一场“生命保卫战”。津南医院与天津胸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双方在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急危重症患者搭建救治“快速路”的同时,还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查房教学、指导手术等多种协作方式,使津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内介入、药物治疗上实现了“双跨越”。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津南医院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品质过硬、思想过硬的心血管专业团队。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诊疗技术,同时在一些急性心肌梗死、血性休克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上也有了很大突破,这得益于天津胸科医院科研教学成果在津南医院的落地转化以及医联体的高质量搭建。”刘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津南医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医联体建设,先后“牵手”了天津市7家大型三甲医院。与天津市儿童医院签订《院内制剂调拨合同》,丰富了儿科临床用药选择;在市眼科医院的帮助下开展白内障手术,2023年全年开展白内障手术503台次;与天津市环湖医院签订神经专科联盟协议,探索共建神经外科科室;采取“科包院”的模式,导入南开医院“名医”,定期到津南医院开展门诊、会诊、手术以及教学查房等指导……多年来,津南医院对市级三甲医院的管理模式、服务理念、质控标准进行“复制”实践,以同质化诊疗手段,缓解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灸康复科是津南区中医医院的特色学科,如何让中西医有效融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津南区中医医院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双方不仅开通了视频查房和会诊渠道,更实现了线下“进修+带教”的双向奔赴。

提起医联体建设前后变化,津南区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李斯说:“首先,接诊患者范围有所扩大,原来,我们接诊更多的是一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现在能够接诊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同时,康复技术更倾向于精准化,通过综合分析病因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评估,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言语功能的加速恢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患者家属李世娟说:“我母亲在环湖医院确诊为脑梗死,经过12天的入院治疗后,就转到津南区中医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感觉这里不仅诊疗技术令人放心,护理理念也很先进,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关科研课题、开设消化胃镜业务、人才梯队培养……凭借医联体以“大”牵“小”的撬动作用,津南区中医医院的服务半径扩展延伸、服务水平提档升级,百姓“足不出区”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截至目前,有百余名患者受益。

津南区将医联体建设纳入到2024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在医联体的合作模式基础上,区卫健委着眼于全区学科建设,加大对市级三甲医院的走访力度,分步、分类拓宽合作领域,为津南医院二期、中医医院新址建设提前谋划蓄能。同时,区卫健委还扩大医联体覆盖范畴,让更多百姓享受医改红利,与市安定医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促成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需求与其展开全方位的学科共建,同时加速海河医院与双桥河卫生院、双港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以医学专科联盟的形式建立“传帮带”伙伴关系,以造血式帮扶激发学科发展内生动力。结合《天津市医务人员下沉帮扶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方案》,津南区迅速反应,高效落实,完善市、区、基层机构逐级帮扶机制,进一步巩固、扩展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合作模式,不断优化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密百姓健康网。

来源:津南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