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最近不断有好消息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传来——

自动化学院11人“考研搭子团”全员上岸浙江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机器人实训基地5名本科生,4人考研成功、1人入职华为;退役大学生王蕴宁,奋战半年,考取清华大学硕士……

网友纷纷感叹:杭州这所“宝藏大学”藏不住了!

宝藏校园的魅力,不只在优秀学生身上,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杭电学风优良,学科竞赛文化氛围好,学科竞赛成绩持续领先。每年有近20000人次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近5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6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总排行榜中保持全国高校前17。

第三方调查显示,杭电毕业生的起薪率、职业稳定性、国内外升学率、对母校的忠诚度等指标均省内领先。

数智时代,作为一所信息类高校,杭电努力让特色学科更“特”、让优势专业更“优”。

学校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是一所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70%的专业主动对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现有48个本科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多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

近年来,杭电加快培养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工科人才,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五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毕业季也是高考季,近年来,杭电受到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青睐,就大家关心的高招问题,杭报邀请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范文琪进行解答。

【焦点问答】

杭州日报: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哪些变化?

范文琪:2024年杭电在全国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4800人,比去年增加了100人。其中浙江省计划为2623人,比去年增加了58人。增量主要安排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特色优势专业。另外,学校今年新增2个双学士学位的培养项目,在浙江省普通类中招生,具体为:金融学含“金融数据科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安全技术与数智化管理(保密管理+信息安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杭州日报:越来越多学生希望能在大学期间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杭电有这样的助力平台吗?

范文琪:杭电对外合作交流广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国际交流平台,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9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西湖友谊奖2项;圣光机联合学院当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主席单位,被誉为“中俄合作办学典范”;学校获得泰晤士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创新奖,是浙江省唯一获奖高校。

杭州日报: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杭电有怎样的特色教学?

范文琪:杭电卓越学院,是学校为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而建的荣誉学院。学院实施全员全程导师制,采用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教学,集聚全校优势特色专业,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全力打造数智时代的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面向2024级新生,学院开设英才班、理工类实验班和经管类实验班。

杭州日报:就业是考生择校时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杭电毕业生这几年就业情况如何?

范文琪:学校大部分专业与国家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吻合、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其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ICT行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占80%以上,为浙江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批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近年来,学校助力“数字浙江”建设,每年有近70%的毕业生进入IT领域,每年有1000余名优秀研究生进入“卡脖子”科技攻关企业,其中80%以上进入省内的IT企业,直接服务于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的主战场。杭州高新区(滨江)集聚了1.8万名校友,是“杭州高新区人才输送第一大户”和“杭州市接收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华为杭州分公司、大华股份公司、宇视科技、东方通信等国内知名IT企业,15%左右的员工为我校毕业生。杭电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