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工活动现场。龚毅摄

6月25日,永川栏杆滩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及集装箱装卸铁路专用线开工活动举行。作为重庆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受到市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永川海关等多部门支持,这是永川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行动,也是助力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务实举措。

此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永川乃至整个渝西地区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取得全新进展,推动区域通道物流规模化、集约化运行,为服务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该项目占地约200亩,总投资约4.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铁路专用线及海关监管作业区,设置铁路集装箱货物装卸线2条,配置龙门吊2台、怕湿货物装卸线1条。该项目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距离永川港20公里、重庆第二机场18公里、临江铁路国际枢纽8公里、永川综合保税区3公里,具备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基础及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功能。通过与永川综合保税区监管联动,实现渝西地区出境货物“查验即放行”,推动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构建“开放平台+产业+通道+口岸”发展新格局。

永川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常晓勇表示,永川栏杆滩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及集装箱装卸铁路专用线是永川以及渝西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健全外贸集疏运功能,有力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大幅提高通关便利度,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助推渝西地区全方位融入重庆出海出境国际“大通道”。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川栏杆滩区位优势独特,具备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基础,该项目建成必将进一步完善渝西地区外贸集疏运功能,提升中欧班列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畅联畅通水平,更加突显永川在渝西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作用,以一域服务全域,更好促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工活动现场。龚毅摄

目前,成渝铁路栏杆滩站常年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运送“永川造”坦克300、长城炮等货物,具有运输安全快捷、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等特点。今年以来,已发运班列110余列,运送车辆2.5万辆,全区实际使用外资6030万美元,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5月以来,“每天发运”已成为常态。永川综保区封关运行以来,已招引长城整车及KD工厂、启硕半导体、利勃海尔机床中国总部、托斯卡那咖啡全产业链、国药器械、宁波物流等一批外向型优质项目,加之永川区内太平洋精工、西源凸轮轴、雅迪新能源摩托、星星冷链等企业,出口需求日益剧增,预计年均标箱装运超200班列。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渝西地区对外通道能级,在市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永川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永川区积极谋划栏杆滩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规划建设,并配套集装箱装卸铁路专用线,提速外向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满足渝西地区国际陆海贸易高速发展需求。

永川综保区管委会主任杨毅介绍,作为永川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充分发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功能,提升渝西地区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经陆海新通道,直达北部湾出海口和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可实现运力 300 万吨每年,进一步放大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道优势,完善重庆东南西北四向、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网络,提升外贸集疏运功能,推动渝西地区外向型经济一体化发展,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项目建成投运后,可实现运力30万标箱/年,将进一步完善渝西地区外贸集疏运功能,助力永川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主阵地,更好发挥重庆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关键枢纽作用,放大中欧班列(渝新欧)、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优势,持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南西北四向、铁公水空多式联运通道大网络,带动西部地区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肖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