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都军区一军长,猛的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愤怒地说道:“胡闹,她都83岁了,怎么还可以到前线参加救援工作,快派人把她送回去!”
这个让一军之长担心到不行的83岁高龄的老人就是陈菊梅教授,我国真正的国宝级的医学专家。
自从新中国建立之后,陈菊梅教授几乎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最危险,人民最需要她的地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许多人得了肝炎,但是当时的医学界对肝炎束手无策,导致肝炎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0%,为此我国还戴上了一顶“肝炎大国”的帽子。
当时已经成为一名资深医学工作者的陈菊梅教授主动选择了啃治疗肝炎这块硬骨头,带领团队开始了研发治疗方案和药物的漫长征程。
为了加快研究的进程,陈菊梅教授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但是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陈菊梅教授很快就病倒了,扁桃体炎、阑尾炎等炎症相继找上了她。
给她看病的医生在检查过她的情况之后,认为情况并不是很严重,建议她做保守治疗,但是陈菊梅教授不会让身体的这些部位成为她身体里的病灶,一而再再而三地影响她工作,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进行手术切除。
后来她的炎症转移到了嘴里,陈菊梅教授就分三次拔光了满嘴的牙齿。
最终在陈菊梅教授及其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治疗炎症的特效药相继被研发出来,我国也就此摘掉了“肝炎大国”的帽子。
2003年,非典肆虐,当时已经78岁的陈菊梅教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三天三夜,写出了活人无数的抗疫指南《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这本小册子不仅在当时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在如今仍然为我们的抗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陈菊梅教授又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要求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当时听到汇报的成都军区一军长听到后非常担心,觉得抢险救灾,分秒必争,一个83岁的老人自身行动尚且不便,来到地震灾区这样的地方万一出点意外如何是好。
然而在听到这位83岁的老人是陈菊梅教授之后,这位军长再也不敢有任何阻拦。
就这样,陈菊梅教授带着她手下的医疗团队顺利进驻灾区,陈菊梅教授居中调度,各个团队分工协作,很快就在灾区迅速重建了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医疗体系,极大保障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中国上下几千年抗险救灾的历史告诉我们: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能不能第一时间掐断灾区疫情的传染源,控制住灾区的防疫局势,是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的一件大事。
所以当陈菊梅教授在电视机前说出那句“灾区已无疫情,可以让祖国放心”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新冠肆虐的时候,陈菊梅教授不顾自己已经90多岁的高龄,再一次冲到了最危险的抗疫最前线,从死神手中挽救了无数生命。
让人悲痛的是,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地奉献了一辈子的陈菊梅教授最终把自己熬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倒在了抗疫完全胜利的黎明之前。
2022年初,陈菊梅教授因疾病去世,享年9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