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于一封信、一位素未蒙面的男人、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寄来的一纸聘书……” 新剧《苦力》借用一封信,讲述一段情,那段被人忽略的19世纪古巴华人劳工史将徐徐展开,“把中国苦力的故事告诉世界”。

在《苦力》上海媒体见面会上,出品人朱美莲、导演陈骏霖携演员王丹妮、张孝全、鲍起静等,通过视频分享了《苦力》在拍摄与制作过程中的幕后故事,主演王丹妮也惊喜亮相现场分享了角色创作的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苦力》以1860年代华人远赴古巴当苦力的大历史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位中国女孩到古巴偿还家庭债务的故事。

华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体,2000多年前,中国人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东南亚经商。大规模的华人移民则是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许多人离乡背井到西方国家及其殖民地当劳工,即所谓“苦力”,华人从此开始走向全世界。其中,1847年至1860年间,估计有超过13万名中国苦力抵达古巴。

尽管中国苦力的足迹遍布全球,但关于他们的故事在影视上的呈现却相对稀少,成为了华人叙事中的一大缺口。《苦力》的诞生正弥补了这一缺口,主创希望这部剧不仅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外华人劳工的故事,更能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人朱美莲介绍,《苦力》这部剧是她在30多年前创作的,“我一直对华人移民的历史感兴趣,我自己也是中国移民的后裔。”

谈及创作初衷,朱美莲坦言,人们只知道非洲奴隶制,但没有人知道在加利福尼亚修建铁路,在马来西亚和玻利维亚开采锡矿,在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牙买加的甘蔗田里劳作、修建巴拿马运河的中国劳工。

与一般讲述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苦力》选择中国苦力中的女性故事为切口展开讲述:女主朱琳(王丹妮饰)是一位身世可怜的孤儿,她以过埠新娘的身份被许配给了同河(张孝全饰),朱琳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不断成长,最终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朱美莲表示,作为海外华人后裔,她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都是极具独立精神的女性,她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展现出令人敬佩的坚韧与勇气。这种家族精神深深影响了朱美莲,也为《苦力》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我来自一个充满强大女性的家庭——我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在各自的生活中都非常独立和坚强,所以我以她们为原型创作了这个故事。”

饰演女主角朱琳的王丹妮介绍,朱琳是个非常善良、勇敢的女性,朱琳的故事也带给了她本人很大的勇气去面对挑战,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次和张孝全合作,王丹妮表示和对方很有默契,两人饰演角色的感情线则是有笑有泪。

“我们两个人都是比较安静的人,因为他是很有经验的前辈,所以在工作的时候,我会问他一些关于演戏的问题,他很乐意去分享自己的经验,有时候也会给我一些小提示。”

从首发的预告片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舞狮、功夫、中医等被巧妙地融进剧情,主创还将废弃的建筑1:1还原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场景,更好地向国际观众展示中华文化。

《苦力》讲述的是200多年前的故事,但对于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过去身在古巴的中国苦力,还是身处21世纪的现代人,都面临着适应环境、融入社会、应对变迁的考验。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韧性,成为了连接两个时代的桥梁。

正如主演王丹妮所言:“朱琳是一位非常坚强适应力也很强的女性,她有大爱和正义感,我觉得在那个年代能够有这样强大的内心,对女性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其实也是被当时的时代背景推着走,她很努力希望改变,就是因为她这样的性格,某种程度上她才能有能力在适当的时机做出决定,去改变当下她有能力改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