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这部剧,很多人觉得玫瑰的失败是因为嫁给了方协文。

但我看啊,她真正失败的地方,是被方协文用生孩子这招,死死地控制住了。

评论区里,大家都在说,玫瑰演的不是戏,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女人的一生,不应该是只围着老公孩子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被家庭束缚。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啥女性总是要走过弯路,耗尽青春才能清醒?

而男性却好像天生懂得怎么算计。

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女性不是生来就是女性,是被环境塑造的。

从小看的言情小说、电视剧,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很多女性的道德观念,是谁灌输的?

男人身上怎么就没有这些东西?

我觉得,对女性影响最大的不是结婚,是生孩子。

剧里的玫瑰,也是被方协文用生孩子控制住的。

我同事,生娃前不想生,生娃后,爱孩子爱得不行。

还有个同学,生娃后,生活里全是孩子。

可能这就是女性的母爱天性吧,但我觉得有点恐怖,生了孩子就失去自我。

女孩子真的要清醒。

我小姨父,条件不错,但小姨怀孕四个月的时候,他出轨了。

小姨立马联系律师,固定证据,威胁离婚。

最后,小姨如愿离婚,分到了财产,还把证据寄给了纪检,让他丢了工作。

这部剧如果能早播10年,我觉得能拯救一批人,包括我。

上次去苏州,遇到一对夫妻,女方想要买把扇子,男方就是不肯。

女方站了一会,还是去找男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这部剧传递的是要勇敢做决定,不后悔。

但剧里的黄亦玫有学历、家庭、容貌。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想逃离不幸,但限制太多,很难。

这部剧能给很多年轻女性宝贵的经验。

很多逃不了的人,至少能带给她们逃离的意识。

只要有人因为这部剧开始改变,开始审视自己,那就是《玫瑰的故事》的成功之处。

每个女人都曾是那个玫瑰,年少张狂,父母宠爱,无忧无虑。

结婚生了孩子后,变成了普通的、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为孩子家庭工作操劳的黄脸婆。

年轻的时候就觉得他对你,给你全部的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

等到后面,你才发现爱会变质,好不值得一提。

从18岁到31岁,结束了13年的感情,断崖式离婚,不能跟身边任何人去诉说,只能自己内耗崩溃拉扯。

如果自己不强大,谁爱都不行。

毕竟别人的爱像一种施舍,可以随时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