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家长们都在纷纷思考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而小月的父母却和她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近日,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依托“同心护蕾家庭教育指导”多部门联动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将未成年人滞留法院的事件,帮助女童小月回到了父亲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院安检室,多了个小女孩?

6月19日,一名女子带着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来到良庆区法院安检室,随后在小女孩的书包里留下了一张写着刘某联系方式的纸条便不辞而别。经工作人员了解,小女孩名叫小月,带她来到法院的女子是其母亲赵某,小月的父亲刘某与母亲赵某于2021年离婚,因赵某与刘某在小月的抚养费执行方面存在矛盾,于是将小月送至法院。

得知情况后,该院干警立即联系案件承办法官,同时安排女干警陪同小月。案件承办法官首先联系赵某,赵某称自己目前居无定所,暂时无法抚养孩子后便拒接电话,而刘某的联系方式提示已经停机。期间,为减少事件对小月产生心里影响,两名女干警一直守护在小月身边,拿来糖果和点心安慰小月并陪同她写字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心护蕾联动,助力滞留女孩回家

为了帮助小月寻回父母,良庆法院启动“同心护蕾家庭教育指导”多部门联动机制,与公安、民政、妇联、社区等部门联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上门走访与线索摸排等找寻方法并用,最后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联系上了小月的父亲刘某。

对前来公安局接回女儿的刘某,该院家少庭庭长马宇清向其说明孩子被滞留事情的始末,并进一步告知刘某,根据我国《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任何一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这一责任。此外,还强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关于父母应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规定,并指出如果怠于履行这些义务,可能会面临的法律责任。

刘某听取讲解后,表示深知自身的责任,今后会认真履行抚养义务,尽全力为小月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法院和各部门辛勤工作的感谢,表示会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积极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国家、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义务。监护失职、监护缺失不仅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还可能引发未成年人遭受侵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父母遇婚姻家庭矛盾,便把未成年人子女滞留在外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不仅违背基本道德,严重者还可能涉嫌遗弃的违法行为。夫妻之间若遇到自身无法调和的婚姻家庭矛盾可以及时向所在社区、妇联等部门反映。

如果发生在良庆区的,也可以向良庆法院联合多部门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同心护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寻求帮助。地点位于南宁市良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内,主要负责调解婚姻家庭矛盾,帮助修复婚姻关系,为婚姻家庭当事人提供心理辅导、法律咨询、诉讼引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以自愿、合法为原则,推广“法律、心理双干预”机制,在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作用。

文字:王婧、罗丹

编辑:徐鸿春

审核:罗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