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国考备考黄金期,快来看看考公“氛围组”的表现:

01

口嗨型

每天喊着要考公,但是从来不行动。

02

图书馆专职占位人

暑假不回家,准备全力备考,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去图书馆占座。但是,坐下来之后不是刷抖音就是流连忘返小红书,还不忘发个朋友圈:“又是努力的一天”。

03

兼职新媒体运营

每天对着书本、笔记各种拍,再加上自己的美图,各种修修修,滤镜、美颜、道具码齐全,最后配上:“今天的付出希望有好的回报”。

04

集“码”人

在各个平台搜集上岸大神的笔记、作业,然后码住、收藏,就是不看。

05

晒网达人

备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半天,躺一天,然后开始焦虑,在网上到处问:X月开始复习,来得及吗?

与此同时“实战组”正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备考。

01

行动组

提高效率,干就完事了。

02

沉浸组

除非天崩地裂,其他与我无关。让自己沉浸到学习的状态当中,不要考虑其他因素。

03

不内耗

觉得累了,就适当放松,不要完全紧绷。

我们也邀请了一些上岸的学员讲述他们的备考故事,希望能给你一些启示和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风

重庆 上岸2年

备考的时候,我把半月谈客户端里的课缓存下来,这样在地铁上也能听课。

关于提分,我的经历和高中学的哲学原理是一样的,量变引起质变,厚积方能薄发。一开始可能会因为积累太少不得要领,但是突然有一天,就会发现看过的书都会用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小鱼

山西 上岸7年

我是应届上岸的,那时每天学习到图书馆闭馆,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我午睡前刷行测,晚睡前看《半月谈》。虽然很忙很累,但又觉得很充实。我很庆幸我抓住了应届的身份,省考一次上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逸凡

广东 上岸3年

三年辗转二十余城,一百斤书,一百张票,历尽千帆,得偿所愿。

我备考申论时做了大量积累,入职后写材料上手很快,去年年底被单位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看过的书、熬过的夜、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其实都是人生,你的努力总会在未来某一刻发光。

暑期备考的关键期,加油,下一站上岸!

文/ 特约撰稿:孙晓琳

责编:韦思艺

校对:李向东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