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今天中午,我跟奶豆去楼下便利店买雪糕,结果发生的一幕,令人五味杂陈。

在便利店里,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概有六七岁的样子,看起来是陪着妈妈一起取快递。

就在我买完冷饮,正要付钱的时候,小男孩却突然走到了冰柜旁,冲着妈妈说道:“妈妈,我也想吃雪糕”。

天气炎热,孩子想吃一根雪糕,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听见儿子的话,这位妈妈却立刻严肃的拒绝道:“不行”。

看见孩子眼巴巴的委屈模样,我有些于心不忍,于是把自己手里的冷饮递给他。

没成想,孩子刚把手伸出来,就被他妈妈打落了下去,然后一边给我致谢,一边跟孩子说,雪糕太凉了,吃了会肚子疼的。

小男孩的眼眶瞬间红了起来,恳切的跟妈妈保证说:“我就吃一口,一小口”。

可是男孩的负隅反抗,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他的妈妈仍然坚守己见,不给孩子一点可乘之机。

眼见着母子俩僵持不下,我跟我们家奶豆赶紧离开,生怕因为自己手里的雪糕,再引起没有必要的事端。

可还没走出100米,就听见身后撕心裂肺的哭闹声,直听的人心尖儿发颤。

其实,几乎每年夏季,关于雪糕,都会在亲子之间产生一场博弈。

在不少家长看来,不让孩子吃雪糕,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更何况,就算不给孩子买的吃,也无伤大雅。

但实际上,大家可真的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根雪糕,因为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一根雪糕的背后,到底诠释着什么?

在是否允许孩子吃雪糕的问题上,网上一般分为三派。

有的家长认为,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着想,从小就该杜绝一切不好的习惯。

也有的家长认为,雪糕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更不应该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

当然,还有的家长提出了“折中”的方法,意思是规定好孩子可以吃雪糕的季节、频率等等,既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又不能让孩子的成长出现缺失。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哪一种说法和做法是正确的,只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根小小的雪糕背后,其实所折射的,是父母不同的养育观念。

而在不同的教育观下,可能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以及身心成长方面,就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当然,对于孩子而言,想要吃一根雪糕,可能也并非只是“贪吃”那么简单。

就像心理学所呈现的那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任何的一种行为表现,其本质都是自我需求的外放形式。

对应到“想吃雪糕”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孩子想吃雪糕,难逃3方面的需求。

其一,孩子处于探索期,对外界事物与环境,充满好奇,因此想要尝试的一种本能反应。

其二,受到炎热天气的外部环境影响,冰冷凉爽的食物,会自然而然的对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吸引力。

其三,有部分孩子,可能是想通过雪糕,来唤起父母的关注。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一根小小的雪糕背后,诠释的可能不仅是父母的教育观念,而且会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那么,一旦孩子的需求被父母不由分说的拒绝之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那些不被允许吃雪糕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5岁了,还不知道冰激凌是什么味道,真的好吗?

下面有一个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说,小时候父母对她看管的特别严,除了一日三餐外,像是零食、冷饮、糖果等,都一律不被允许。

后来长大了,有了工作,也能够独立支配自己的收入了,她突然发现,她总会情不自禁的去买冷饮、甜品这些东西。

直到有一次,她和好朋友们一起聚餐,在饭后,她又买了许多甜品和奶茶,结果因为吃得太多,当天夜里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们非常不解,问她为什么明明都吃撑了,还这么不管不顾的吃这些东西呢?

结果她哄着眼眶说,小时候父母管的太严,现在好不容易自由了,她就一定不会委屈自己。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觉得这是个例,再者说,孩子年纪那么小,不给吃零食、雪糕、饮品,就能变成这样?

事实上,我们觉得孩子年纪小,不记事,但事实上,童年时分吃不到雪糕的那份不甘心和不快乐,会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

甚至会变成一种“心魔”,彻底控制住他们的理智。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童年补偿行报复”。

说的是在儿时得不到的东西,会在成年后加倍的索要。

这种东西,不单单指的是一根雪糕,而他们想要的,也不仅仅是那些没吃到的食物,而是在索要内心的一份补偿。

当然,当我们以健康之名,无情的拒绝孩子的请求后,也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产生一系列的打击。

比如有的孩子变得自卑、怯懦,唯唯诺诺,缺乏自信。

而有的孩子会慢慢失去勇气,不敢体验和尝试新鲜事物,缺乏独立特质。

正如《大西洋月刊》发表的一则研究成果所说的那样:

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会将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从孩子们的童年中剥离。

当我们认为不让孩子吃雪糕就是一种健康与安全的时候,殊不知,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和身心,带来了长远了影响。

相形之下,你觉得真的值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孩子说想吃雪糕,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正如上述所说,孩子想吃雪糕,其内心的需求点,可能是五花八门。

比如原先我就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视频。

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因为父母平常工作比较忙,所以就让孩子住校,每一周只有周末可以见面。

但是有很多次,只要双方见面,就会闹的不欢而散。

而原因也很简单,小女孩想买零食、雪糕、饮品等,家长不同意,于是就开启了争执。

很多人不理解,为啥明明小女孩的父母不同意买这些垃圾食品,可孩子却偏偏每次都要提起这些事呢?

更何况,她完全可以自己在学校里买,不让爸爸妈妈知道啊。

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爸爸妈妈平常很忙,就算周末见面,也很少跟孩子说话,只是一味的低头玩手机。

于是孩子就想出了这个好办法,通过跟爸爸妈妈唱反调,来达到关注自己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样的方法,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是也能反映出来,有的孩子在索要零食、雪糕、饮品时,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的心理动机。

因此,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该明白,面对这个问题,无论是过度限制,还是充分放纵,其实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法。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折中”,尽量让孩子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平衡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提出“想吃雪糕”的要求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直接拒绝,也不该是立刻满足。

而是先要充分理解孩子想吃雪糕的行为,然后进一步了解孩子想吃雪糕的原因。

这个过程,其实是塑造孩子正向“价值观”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路径。

比如说,孩子想吃雪糕,是出于天气炎热、止渴消暑的目的,那么给孩子买一根无可厚非。

但如果他是因为攀比,或者虚荣心,想要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显摆的话,我们那就一定不要纵容宠溺,而是帮助孩子扭转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有些孩子可能比较任性,明明已经吃了好几根雪糕了,但只要看见,仍然会采取哭闹、撒泼的方式,逼迫父母就范。

针对这种情况,要建立适当的规则。

比如有的家长,会在家里设定一个“冰激凌日”。

简单来说,会把一周的某一天,定为“雪糕日”,在这一天里,全家都可以享用雪糕。

当然,前提是要约定好雪糕的个数,否则一旦打开了闸口,孩子就会不管不顾,到时可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甜甜的冰冷雪糕,是童年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而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站在上帝视角,为孩子做出最理性的决定,而是尽量帮助孩子平衡好健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丰裕满足,也不会因那一份缺失,而感到遗憾与不幸。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在孩子吃雪糕的问题上,是什么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