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对容妃宠爱有加,两人情投意合,是康熙最心爱的妃子。然而容妃的命运却如此坎坷,先是女儿蓝琪儿远嫁他国,继而又因临危受命替孝庄太后保太子,竟被康熙贬斥至马厩刷马桶,最后含恨而终。康熙对容妃如此无情,是出于帝王无奈,还是受了孝庄太后的旨意?容妃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美满前程

谁又能料到,康熙与容妃的姻缘起初是如此美满?当年容妃娉婷娴雅、温润如玉,自是一等一的佳人儿。她不但相貌绝佳,品性更是贤淑大方,实乃人杰之选。无怪乎康熙帝一见倾心,纳她为侧妃。从那时起,容妃就和康熙朝夕相对,同甘苦、共患难。有了她的陪伴,康熙在治理天下的同时,也终于找到了知心知性的知己。

两人彼此憧憬,日夜温存,情深意笃。康熙帝在朝政酝酿之际,也常常徵求容妃的高见。她虽只是一妃,却也时常侍奉在左右,为康熙分忧解难,可谓是贤内助。因康熙宠爱有加,连容妃所生的蓝琪儿公主也格外受宠。到了大年纪,蓝琪儿便被选中远嫁准噶尔王国,成为了一国之主。这对母女虽然恋恋不舍,却也是荣耀至极。

如此看来,容妃的前半生确实过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简直就是人生赢家。谁又能料到,这短暂的美满与欢乐,竟只是她漫长人生的一个开端?后来的她,将要遭受沉重的打击与折磨,在康熙手中尝尽了人间的冷暖和酸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命运多舛

就在容妃以为自己将永享帝王娘娘的荣华富贵之时,命运却为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那年孝庄太后垂危,临终前她特意嘱咐容妃要保全太子的地位,化解皇家可能产生的兄弟相残之祸。而康熙帝自有自己的打算,他早就看出太子胤祥骄纵Jump人,性情乖戾,恐难担当継承大统。于是,在太子党人挑拨离间之下,康熙帝决定废黜胤祥太子,另立储君。

容妃当时恰恰奉了孝庄遗旨,竟在大庭广众之下阻拦康熙,被康熙斥为"妄议朝政"。此时的她,竟无法分辨孝庄的真实用意。事后,康熙狠下心肠,将心爱的容妃革职贬斥,发往马厩务工,从此不得进宫半步。一时间,曾经的荣华富贵化作了飘摇不定的寒酸生活。

每天,容妃都要在马厩里刷马桶、喂马、铺草垫。这番操劳憔悴了她曾经美艳绝伦的相貌,她的脸上添了不少皱纹,原本白皙光洁的皮肤也变得黝黑粗糙。昔日的衣香鬓影尽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身的泥土和马粪味。更可悲的是,当年爱慕她的宫女嫔妃如今个个对她藐视不屑,有时甚至还会暗地里捉弄她、嘲讽她。

朝思梦想的日子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如此,康熙帝还命人狠捉那些曾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个个被勒令殉葬。这无异是要彻底抹杀容妃在宫里的所有痕迹,以免日后被世人追忆。就这样,显赫一时的容妃竟沦落到不能在人前说自己曾是宠妃的地步,她只能含辱偷生,过着比世上最贫苦的人还要愁绪万状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孝庄旨意

回溯往事,容妃被如此凌辱,其根源竟要归咎于孝庄太后一声呼吸间的旨意。论起孝庄,她毕竟是一代明主,对朝中大小事务都了若指掌。她早就看出太子胤祥性情乖戾,难为大任,恐日后必将酿成弟兄相残的惨剧。为挽救这门亲嫩花草未萌的祸患,孝庄临终前特意将这一重任托付给了容妃。

当时,孝庄将容妃唤到身边,对她低声嘱咐道:"朕时日无多,你我皆知,太子胤祥骄纵Jump人,性格乖张,恐难担当九五之尊。若他一朝登基,必将以暴虐无道而治天下,到时朝野动荡,民不聊生。更有甚者,朝中已有党争端倪,恐生殃及朕子孙根柢。为绝后患,朕特托付于你,务须三思而后行,切勿使胤祥即位。"

听闻孝庄遗命,容妃犹豫再三,终于决然允诺下来。她明白,这虽是孝庄旨意,但其中困难重重。一旦行事不慎,难免遭到康熙御怒,连她这宠妃的微薄地位也会不保。但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为了上下阃绥,她不得不孤注一掷,冒此风险。

果不其然,事后容妃奉命在大殿阻拦康熙另立储君,结果触怒龙颜,从此万劫不复。可她又怎会料到,在孝庄遗嘱上,竟隐藏着如此纰漏和玄机?事实上,孝庄才是最先看出太子胤祥的不是人才,所以才会想方设法阻止他即位。但孝庄毕竟是康熙亲生母亲,她一方面不忍将儿子斥为昏庸无能,另一方面也不愿亲自下这道遗命,因而才将此燃眉之急转嫁到了容妃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命途多舛

孝庄临终前虽托付容妃一件重任,但她究竟有无深意,要将容妃推上这万丈深渊,实在云谲波诡,莫衷一是。不过,容妃前途多舛,贬斥马厩的厄运,却绝非单单因她奉了孝庄的遗旨。事实上,康熙对她的怨恨,还深源于另一桩旧恨。

原来,康熙自立储以来,就一直忌惮着容妃和那些妃嫔们对太子的亲近。他怀疑,她们或许早已对太子言传身教,培植了一批死党,将来说不定会借机谋朝篡位。为绝后患,康熙决心将容妃等人远远摒除于外,断其后患。

正当康熙打算如法炮制之际,容妃便不期而至,拦阻了他的决心。此事无疑是雪上加霜,让康熙彻底失去了对她的信任。于是,他狠下心肠,将爱妃容妃贬斥到马厩,每日刷马桶、洗马粪,以此摧残她的骨气,断她的根基。

不仅如此,康熙还下旨,命人严加看管,杀绝一切与她来往和接触的机会。凡是见过她刷马桶的人,个个被勒令殉葬,永世不得外传。容妃因此只能偷生于马厩之中,过着比贫民更加潦倒的生活。她日渐憔悴,面黄肌瘦,头发花白,双目无神,整个人就像一个行尸走肉。曾经的红颜知己尽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身的污泥和马粪气味,令她万分羞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处处是际遇,容妃哪里料到,自己竟会在帝王深宫内尝尽了沧桑百味?从一朝纳侧福晋的美满前程,到后半生沦为马厩奴仆,命途簸盡了各种坎坷和艰辛。她倒也曾想过寻一个出路,但当她回想起孝庄的临终旨意,便又卷足不前。毕竟,她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切不能违背孝庄的遗嘱。于是,她只得含辱偷生,终老马厩,任凭康熙摆布。

五、含恨终老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容妃含辱偷生于狭小的马厩之中。她曾几何时是万人景仰的宠妃,如今却沦为了最不起眼的奴役。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会怀念起从前的荣华富贵,思绪万千,恍然若梦。在这个阴冷潮湿的角落里,她只能独自生存,过着每日刷马桶、喂食马匹的粗鄙生活。

而外头,宫廷上下早已将她当成了一个不存在的人。当年那些追随她的嫔妃宫女,现如今也都对她避之唯恐不及。偶尔有人在背地里提起她的名字,也只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康熙帝自然是最无情的一个,他不但彻底抹杀了容妃在宫中的所有痕迹,甚至还命人追杀那些曾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下人,永远销声匿迹。

就这样,容妃的名声彻底被扫地。她只能孤苦伶仃地度过漫长的岁月,直到终年时才得到一点怜悯。那时,一位侍卫长途跋涉来到马厩,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康熙帝临终前再三囑咐,即使她犯了天大的过错,但毕竟还是亲自他的爱妃,身后事宜一应予以优渥照顾。于是,容妃最终得以离开阴暗的马厩,迁往一处僻静的庵院,静候伽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帝王深宫贵妃到马厩奴仆,再到最终的庵居僧房,容妃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但她却始终未对孝庄太后的遗旨心怀怨尤,对康熙的荒谬决定也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她似乎早已看破红尘,承认这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只是,这般忠心耿耿的她,为何偏偏要遭受如此的命运摧残?人生实在太过无常和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