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南版《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泰联合制作的《创造营亚洲》到湖南卫视的《歌手 2024》,2024年多个中国综艺节目出海东南亚,持续产生话题效应。与此同时,由中国公司打造的微短剧应用ShortTV、Reelshort 等频频登顶海外应用商店榜单。当下,我国通俗流行文化正借助多种手段,通过新兴文化业态的方式展示出令人惊喜的文化影响,文化出海正呈现规模化的发展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我国网络文学为例,过去由于语言限制,不少作品海外传播受限。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后,我国网络文学业态升级,作品得以低成本方式实现多语种传播。再比如,凭借先进的沉浸式音乐设备和技术,电视综艺节目《歌手 2024》在海外获得广泛好评。

我国通俗流行文化在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时,除了注重集纳技术、运营方式等创新要素,还纵向挖掘基于消费者自生数据的内在价值。当下,动漫、游戏、微短剧等新兴文化业态的用户被称之为生产性消费者。他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消费者自生数据,这些数据对新兴文化业态而言是最为直接的生产要素。以我国剧本娱乐行业为例,一方面充分调用虚拟现实等适用于文旅行业的技术装备,给用户带来基于线下空间的沉浸式娱乐体验;另一方面深度挖掘相关用户的消费反馈和市场数据,使行业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次迭代,并在海外产生文化外溢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数据和案例也在说明,过去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在联结数据等新兴生产要素,使各领域人才、各种新兴技术跨界融合发展,焕发出产业跃迁的蓬勃活力。2023年,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3%。文化规模化出海的经验启示我们,积极应用新兴技术手段,拥抱新业态,用创新的形态,联结更多海外受众。(作者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