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炎炎夏日里最幸福的一刻,就是一口咬下雪糕的时候,甜蜜松软、冰凉解暑……

最近“冰淇淋重回5元”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贵价雪糕、“雪糕刺客”的存在感逐渐减弱,但儿时记忆里的雪糕涨价,还是让不少网友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的平价雪糕,也慢慢变得“吃不起”了

其实我对雪糕涨价(合理范围内)并没有意见,毕竟原料价格上涨,更不用说一分钱一分货……

但相比于警惕雪糕价格,这一口冰凉凉吃进嘴里是否安全卫生更要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糕抽检

常见菌群超标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是雪糕抽检时常遇到的“老大难”。查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雪糕质量抽检报告,十次里面得有九次是细菌超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近期公布雪糕抽检结果

蛋白质、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这些微生物的超标会破坏雪糕的营养成分,削减其食用价值,同时加速雪糕的腐败变质,缩短其保质期限若其中含有致病菌,还可能导致食用者出现腹泻、呕吐。

(插个题外话:有的人吃了冰的拉肚子,其实可能是因为吃到卫生不合格的冰,而不是因为低温或者所谓“寒气”,具体可以戳>)

出现细菌超标,可能意味着生产过程不卫生,如使用了细菌超标的劣质原料、灭菌时间和温度达不到要求等。还有一种可能,是出厂时是合格的,却在后续储藏运输的过程中遭受污染。而后一种,在实际情况中发生的概率可能更高。

例如,一些商家为了省电在打烊后将冰柜断电或调高温度,导致雪糕融化,雪糕在生产过程中难免有细菌残留,厂里低温控制下不滋长,温度升高后就难说了;还有是商家储藏雪糕的冰柜没有定期清洗,潜藏大量细菌,若雪糕包装有破损或缝隙,细小的细菌可能伺机而入,在温度合适时大量繁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网红双蛋黄雪糕就曾被爆出抽检菌落总数超标

考虑到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建议大家买回雪糕后,如果不是即刻吃,要多多注意卫生问题。定期清洁冰箱,控制储藏温度,避免将融化的雪糕放回冰柜里下次再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保护我们和孩子的措施。

另外分享一个小经验:如果雪糕拆开发现形状不规则,和包装图案差别较大,大概率是经过了反复冻融,有更高的菌落超标风险,建议避免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复冻融导致形状不规则的雪糕

家长也不需要过分焦虑细菌超标的问题,不守规矩的厂家商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时候我们买到的雪糕是安全的。而人的肠道中本身就有大量菌群,若非严重超标或遇棘手致病菌,正常免疫系统大概率也是应付得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糕混入异物

建议取证维权

雪糕里混入异物,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新闻上也报道过几宗。从不明丝状物到电线,再到塑料指套、耸人听闻的刀片,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苏州从当地雪糕店铺批发的雪糕里竟然发现了一个螺丝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长春从某超市的雪糕中吃出类似编织袋的不明丝状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长春一网友从雪糕中吃出镶嵌的电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重庆某男子从楼下便利店购买的雪糕中吃出医用指套

这些新闻多来自群众举报,信源单一,很难核实是本来就有还是事后混/掺入。不过客观上来说,雪糕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小心混入工具零件,也不能说没有可能。

万幸的是,这样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有的人吃了一辈子的雪糕也未必会遇见。若不小心真中“头彩”了,吃肯定是不能吃的,可以拍照拍视频取证(明确显示日期、地点、具体情况)找商家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料配不上价格

需要擦亮眼睛

众所周知,真正好吃的雪糕,乳脂含量必然是不低的,配料表乳制品要排在前面,成分表上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但这样的雪糕哪里好做?成本高,还不一定叫座,一个宣传没做好,真就“锦衣夜行”,无人问津了。

有句老话叫“在商言商”,为了节约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有的商家会用一些价格相对低廉,味道相距不大的原料,例如用植物油代替乳脂,用复原奶(即水+奶粉)代替生牛乳,用植脂末代替奶粉,用代可可脂代替可可脂。

想要降低成本,消费者真可以理解,毕竟雪糕本身就不算可以天天吃的健康食品,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在意原料是否天然纯正,只要味道好,偶尔吃吃又何妨。

但这是建立在价格合理的基础上的,倘若已经用了便宜的原料,却卖出了高品质雪糕的价格,那让其他规矩定价的雪糕如何自处?同等或稍低质量的平价雪糕渐渐被驱逐没落,而那些原料下了血本的高品质雪糕,价格也只能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当然不是大家乐意看到的,除了依赖国家市场监管,我们自己也要擦亮眼睛,避免花大价钱买到质量不符的雪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妈妈写在最后

需要提醒的一句是,雪糕虽美,小朋友不宜多吃,不小心吃成小胖墩就不好啦。

最后,评论区求下安利,物美价廉的雪糕,你钟意哪家呢?(ps:广告勿扰)

end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4年6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