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18岁的章明(化名)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自从高三联考成绩出来后,像是变了个人。两个月不去上学,在家躺平,黑白颠倒地玩手机,父母只要一管教就急,朝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和父母动手。眼看着儿子马上就要高考,章明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心理咨询师陈睿老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青春期的孩子体内激素水平起伏不定,情绪容易失控,脾气捉摸不透;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性开始增强,什么都想自己做主,面对父母管教、包办时,就会奋力反抗。再加上临近高考,章明既承受着学习压力,又面临着老师的批评,种种焦虑让他难以排解,只能通过玩游戏来逃避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与本文无关

针对章明的情况,张睿老师提出了以下建议:

1.停止包办,多放权,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父母应该放下焦虑,不要过度关注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家长管住嘴,说的话孩子才会认真听。

2.用“赏识教育”,帮孩子重建自信

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学会一种新知识时,他的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产生快感,父母的及时肯定,会促进孩子以后更有动力去完成和挑战更难的任务。只要孩子有一点小成就,哪怕他只比昨天多对一道题、多考一分、多进步了一点点,家长都应该鼓励、肯定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学习走向正循环。

3.深呼吸、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管理情绪

深呼吸、放松训练、冥想等可以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从而缓解焦虑,疏通郁结的情绪,让内心回归平静。

经过调整,章明和家人的关系不再剑拔弩张,整个家庭的氛围和谐安宁,章明也成功复学,顺利参加了高考。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